82岁男人和28岁女人,这样的年龄差距会让人觉得是爷孙辈的关系,但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对夫妻,你会作何感谢?

是“老牛吃嫩草”的调侃,还是“长期保姆”的对待?或者是男人“多金”的表现?

那如果我又告诉你,这个男人,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你又会怎么想?

这段感情是否纯粹?女人应该是贪图利益!

这种争论从2004年两人成婚之时就没有消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17年7月,却有了一些新的情况:杨振宁的遗嘱出炉,身为妻子的翁帆仅获得了一栋别墅的使用权。

这样的决定让外界纷纷猜测杨振宁太“精”,翁帆“亏了”。

但翁帆却说:

杨先生不“精”,他很傻,留着别墅给自己是因为我们真的没钱……

这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杨振宁与前妻杜致礼的故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段师生恋、杨杜的故事

“我不知道致礼在美国,那天也是无意间走进了那家饭店……直到今日回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我感谢那天的相遇。”

这是杨振宁在回想起与前妻杜致礼相恋数十年时说的话,从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杜致礼的感情。

杜致礼是国军著名将领杜聿明的长女,这也注定了她一生下来就不凡。

但就是这样的出身,她却不得不在美国读大学期间到饭店打工。

这是因为她的父亲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而蒋介石政府对他们这些“烈士”家属的照顾又是“杯水车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甚至导致了杜致礼的弟弟,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杜致仁不堪受辱最终选择自杀。

而杜致礼为了给母亲曹秀清减轻负担,就到了普林斯顿中餐厅打工,也是在这里,她与“杨老师”重逢了。

在杜致礼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的时候,杨振宁就曾在这里代课赚取留学的生活费,两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认识,身份是“师生”。

但那时匆匆一别,在美国中餐厅再见面时,杨振宁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

杜致礼一眼就认出了杨振宁,她脱口而出:“杨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杨振宁也对这个西南联大附中的“校花”有着一定印象。

他乡遇故知的缘分让两人相谈甚欢,也让两颗年轻的心逐渐靠近。

才子佳人,四目相对之间,两人开启了爱情的旅程。

杨振宁婉拒了导师费米去芝加哥大学的建议,留在了普林斯顿。

1950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完婚。

婚后,杨振宁与杜致礼非常恩爱,杜致礼在纽约州立大学找了一份教中文的工作,方便照顾杨振宁。

当时杨振宁的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生活方面几乎到了“不能自理”的程度,好在有杜致礼的帮助,才让杨振宁可以专心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多年的研究让杨振宁与李政道一同取得了诺贝尔奖,这其中若没有杜致礼的悉心照料,这项研究也不会这么顺利。

所以,杨振宁对自己的妻子感情颇深,两人的婚姻也为外界称颂。

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2003年10月,76岁的杜致礼在美国因病逝世。

妻子的离去让杨振宁悲痛不已。

但仅隔了一年,也就是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就与学生翁帆完婚,却又让人对杨振宁与杜致礼的感情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段师生恋、杨振宁与翁帆

杨振宁与翁帆是在2004年,杜致礼离世后一年就成婚的。

其实两人很早就认识,杨振宁还是翁帆的老师,那时候杜致礼也在场。

在翁帆18岁的时候,她考入了汕头大学。

1997年,汕头大学举办了一场“世界华人物理学大型会议”,作为嘉宾,杨振宁出席了这场会议。

汕头大学为了接待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特地在学生中招募志愿者,这也是为学生们提供与物理学家直接接触的机会。

而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的,就是翁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翁帆来说,杨振宁夫妇是国际著名的学者,她对杨振宁夫妇有着至高的敬意。

而对杨振宁夫妇来说,这个年轻靓丽的学生,有着他们曾经拥有过的活力与激情。

正因如此,在会议结束后,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翁帆也得以与杨振宁夫妇有直接往来。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杨振宁还会与翁帆结婚?莫非是杜致礼健在的时候两人就已经有私情?

其实不然。

那时候的往来,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点,从翁帆获得杜致礼的认可就可以看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那之后翁帆也结过婚,并不是一直单身,只是后来婚姻不愉快,翁帆又离了婚。

那段时期,杨振宁与翁帆两人几乎断了联系,再次联系已经是在杜致礼离世四个月之后。

翁帆得知自己的“老师”离世后,也是悲痛不已,同时她也担心年事已高的杨振宁的健康,因此经常写信安慰杨振宁。

翁帆的信总能让杨振宁变得开怀,甚至让杨振宁感到就像是“救命的稻草”。

杨振宁曾说:“孤独不是我的本性,老人最害怕孤独。我想了想,如果没有遇到她(翁帆),我也还是会选择再婚的,只是可能遇到的没有她这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杨振宁来说,翁帆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晚年的伴侣,那么,对翁帆又是如何?又是否公平呢?

其实,作为一个高知女性,翁帆有着自己对爱情、婚姻的看法。

曾经的婚姻失败,就是因为两人之间思想上的不契合,如今遇到了杨振宁,翁帆说:

“除了年龄,我觉得他就是完美的。”

正因如此,在面对杨振宁的“告白”,翁帆取得家人的支持后,两人顺利于2004年12月28日完婚。

82岁与28岁的结合,不可避免地让外界炸开了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舆论不理解这样一段“忘年恋”,纷纷议论其中的利益关系,以及翁帆的“另有所图”。

但只有杨家人知道,翁帆就是因为对爱情、婚姻的追求才接受了杨振宁的“告白”。

所以,尽管外界议论纷纷,但杨振宁与翁帆并没有做太多的解释,而是开始了婚后的生活。

作为妻子,翁帆改掉了年轻人“晚睡晚起”的不良习惯,与杨振宁一起“早睡早起”,在生活中照顾杨振宁的起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杨振宁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见识,他支持翁帆的学业,支持翁帆独立女性的想法。

他们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但这并不能让外界对他们的议论消弭。

一部分人甚至已经在等待杨振宁的“遗嘱”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嘱”风波、翁帆的解释

人总有生老病死,尤其是杨振宁已经八十多岁高龄,所以外界一直认为翁帆牺牲这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遗产。

在外界看来,似乎这才符合经济社会的逻辑。

但让外界没有想到的是,杨振宁的身体一直康健,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疾病。

一直到2017年,两人已经相处13年的时间,这一年2月,杨振宁突然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并成为中科院院士。

这则消息迅速在网上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锦上添花不及雪中送炭”、“老了回国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话语在网上持续发酵,让杨振宁这样一位物理学界泰斗深陷“网络暴力”之中。

到了7月份,又陆续传出《杨振宁遗产分割完毕,可怜的翁帆··……》之类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杨振宁的遗产主要分为两部分,现金资产全部分给了与杜致礼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翁帆只获得了北京一座别墅的使用权。

有人会想,在北京拥有一栋别墅,这笔资产也很值钱了,但其实仔细点看就会看到,只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翁帆只是住在里面,而并不拥有这栋别墅。

此消息一出,舆论又有了新的热点。

不断有自媒体、八卦类账号将杨振宁写得“姜还是老的辣”、“精明算计”,而对于翁帆,则是“可怜的翁帆”··……

这些文章再次让杨振宁与翁帆这对老夫少妻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为了验证真假,一些权威媒体联系了杨振宁的助理,助力借媒体之口怒斥这些文章“胡说八道”,称根本没有这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助理的话还是淹没在网络上诸多言论的浪花中。

对于这些情况,杨振宁与翁帆自然是清楚的,他们并没有打算做过多的解释。

只是在接受采访时,翁帆不无打趣地说:“杨先生一点都不“精”,他很傻。之所以会有一栋别墅,是因为我们真的很穷。”

这样的话,外界自然是很难信服的。

“你杨振宁闻名遐迩,在海内外的名声这么大,而且还在美国研究了大半辈子,有那笔财富怎么会“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样想,外界无论如何不相信翁帆的话。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也是在2017年7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遗嘱”出炉!你们又双叒叕造他的谣 真的会心安吗?》的文章,为杨振宁正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真相、真心换真情

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提到,杨振宁与翁帆两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他们的讥讽”。他们争议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分析杨振宁“爱不爱国”。

网友们喜欢将杨振宁与邓稼先钱学森作比较,认为杨振宁在国家落后的时候不回来,如今才回来是“不爱国”,2月份才改国籍是“养老”。

对于这些说法,杨振宁曾经说“在1983年的一本书里,我曾经说到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

但杨振宁这样就真的“不爱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华社曾经报道,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杨振宁帮助建造中美的“友谊桥梁”,甚至用“没有这座桥梁,世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来评价。

而杨振宁真的是到了21世纪,国家强大了才“爱国”的吗?

也不是。

早在70年代的“保钓”运动中,杨振宁就在华人圈中进行演讲,给当时台湾留美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他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科学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才在成才之后,杨振宁又力劝他们回国奉献。

此外,杨振宁的贡献,还在于“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他回到国家之后,也并不是开始“养老”,而是在清华任教,为了帮助国家培养人才,他更是给本科生上课……

这些做法,都足以证明他的“爱国”,不容有心人对他的非议。

至于他的遗产问题,其实翁帆的解释已经很明显,因为“穷”。

的确,杨振宁的工资很高,早在90年代他的年薪就是几十万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笔钱,在1997年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中心”的时候,他就已经捐了出来。

除了这个,他还在海南岛捐款成立奖学金,资助一大批有着光明前途的学生。

可能所有人都惊讶,但却理所当然的是,当时翁帆就在现场,陪伴杨振宁完成捐款仪式。

多年来,杨振宁始终将自己的工资捐出去,仅保留少部分留作生活所需。

所以,翁帆才会说杨先生不“精”,我们实在“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那个多不可思议,都是事实真相”。

这句话用在这里或许不太恰当,但也可以告诉那些乐于“造谣”的人,翁帆与杨振宁之间,就是因为真情。

在三亚度假的时候,杨振宁早起看报,不愿吵醒翁帆就去洗手间看;在日本的时候翁帆生病,杨振宁给她冲麦片粥,喂给她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距离两人结婚,已经过去了18年,18年的相守足以向外界证明两人的爱情。

杨振宁已经是百岁高龄,在面对未来的安排时,他曾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礼物”,“我希望老了以后,你可以再嫁”。

而面对杨振宁的话,翁帆会说:“你是不是对我没有感情了?”

他们两人的灵魂高度契合,这也正是他们能携手面对外界非议,相伴余生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