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系浪浪。

今天最大的事儿,就是5年期LPR从4.2%降到了3.95%。

5年期LPR定价中长期贷款,比如一些长期的企业贷、房贷利率,都是以它为锚+浮点构成的。

其中我们感知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房贷利率

如果按100万贷款、30年等额本息来算,这次降息后,房贷月供可以少还144.8元,一年就是1737.6元。

这是自有LPR利率制以来,单次降幅最大的一次降息,直接干了25个基点。

相比之前抠抠索索的5-15个基点,这次不得不说一句老板大气。

但这波大气里,还是一如既往的藏着鸡贼。

对于存量的房贷合同来说,LPR利率一年一调整,具体以房贷合同上的调整日期为主。

大多数人的调整日期是1月1号,完美避开了这一次下调。

挺好的,给想买房的人降息,给买了房的人降息预期。

比如我吧,房贷合同上的LPR调整日期,一张是1月1,一张是2月1。

这也就意味着,我要到明年才能享受到今年的这次降息

这不是玩我么,今年才刚刚开始,好日子就被挪到明年了。

其实在昨天,我就在网上看到了要降息的消息,但大多数人以为是谣传,包括我在内。

因为银行的净息差压力已经非常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降也是先降存款利率,而不是贷款利率。

但可能,目前也到了不得不开始转变思路的时候了。

我们对于货币的调整一向谨慎,下药的节奏通常是一点一点来。

直到意识到小剂量没用,达成了这一共识,才有可能会开始下猛药。

这一次的降息,就是一个下猛药的信号。

后面的降息,只会来的愈发狂野。

2

关于降息的长期趋势,我之前有提到过三点核心。

一是目前的实际利率,远远比名义利率要高,不利于经济发展。

应当尽快降到实际利率之下。

啥叫实际利率呢,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胀。

比如名义利率5%,减去通胀3%,那么实际利率等于2%。

但是目前这个通胀的情况嘛,咱也不敢提,咱也不敢说。

所以呢,目前实际利率非常之高,尤其是房贷利率。

比如之前,为什么大家觉得哪怕能全款,也要选贷款30年。

因为那会儿通胀高,实际利率非常低,看似借了5%的钱,算上房价涨幅+通胀,实际利率就是负的,等于白嫖了一笔巨额资本。

但现在假设名义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3%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背了3%的贷款。

跟之前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而高实际利率,无疑会极大压制居民的贷款意愿。

原因大家都清楚,只有在意识到借钱划算的情况下,大家才会愿意借钱。

二是目前的降息幅度只是小打小闹,没有一次性下猛药,最大的原因是中美利差扩大而持续承压。

但这一问题,随着美联储今年开始降息,我们的降息空间就打开了。

三是长期的人口问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利率下行的长期趋势。

大家知道,老龄化社会的特征是什么?是低欲望、低消费、不投资。

老年人不爱消费,更不可能贷款,从而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需求和风险偏好都在下调。

而为了对冲这一趋势,在货币政策上就必须要实行低利率,来逐渐改善消费需求和风险偏好。

其实低利率,本质上就是一种财富再分配,降低保守者(偏爱存款的老年人)的利益,提高冒险者(偏爱消费和投资的年轻人)的利益。

但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无论怎样也好,首先受损的肯定是存款利率。

包括以无风险利率为锚的一系列理财产品,利率都会持续走低。

包括保险也一样,虽然有锁定利率的功能,但这两年产品的利率也在不断地缩水。

比如之前还有3.49%复利的增额寿,现在只有2.9%复利的了。

而目前有机会提供3.5%以上高额复利的增额寿,只有分红型的产品。

不得不感慨一下,过去有人想存一笔钱,然后靠吃利息退休,就被人骂不现实。

为啥啊,因为通胀会吞噬一切。

现在有人想存一笔钱,然后靠吃利息退休,还是被骂不现实。

因为利率会持续下行,哪来的稳定收益。

等过三年再回看今日,可能会发觉当前的降息,只是序幕。

【1V1方案定制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