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风劲吹,面如刀割。西北某地,举目望去是苍茫的戈壁,在冻土层下,是延绵的通信光缆……

前不久,记者一行人穿越无人区,来到某信息通信旅某点位。在这里,官兵们守护着边防通信生命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车掸一掸身上的沙土,记者进入营区,只见一栋两层小楼。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是这里的一抹亮色。

随后,记者看到几位准备出发的巡线兵,决定跟随他们一同前往巡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点位上已坚守16年的老兵张文涛,此时正给巡线车更换防滑链。

他告诉记者,这里每年有7、8个月是风季,沙尘障眼,人几乎分不清方向,寻找地下光缆故障点十分困难;冬季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土层冻结,通信光缆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挖开土层很费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刚踏上巡线路,就遇到特情——前方发生线路阻断。

“具体原因不明,由我主操作,新同志配合……”根据现场情况,军士廖树仁立刻进行任务分工、预判故障类型,迅速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傍晚,戈壁滩上风沙四起。沙海中,巡线车仿佛一叶孤舟。

“这里是重要的通信枢纽。我们不仅要保障各边防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还要参与处理地方通联抢修、牧民安置转移等紧急情况。”廖树仁告诉记者,这个季节是官兵最忙碌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旁,第一次执行任务的上等兵陈佳涛听得格外认真。交流中,记者了解到,陈佳涛大学毕业后,怀揣建功军营的梦想参军入伍。面对无边无际的黄沙,他没有抱怨,跟着老兵们反复练习割线、接线,为执行巡线任务做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佳涛终于成为执行巡线任务的一员。几天前,驻地周边的蒙古族群众来到点位,为官兵进行文艺演出。陈佳涛与远方的妈妈进行视频通话,与她一起分享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夜里,巡线队伍再遇特情。严寒中,战士们举着手电,找位置、化冻土、挖光缆……陈佳涛凭借熟练的割线、接线技术,和大家一起完成了线路修复。

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巡线完毕,边境的界碑前,战士们发出铮铮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 者 |李攀奇、康世超

编 辑 | 王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