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娘子关景区一角。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强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娘子关景区一角。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强 摄

有人就山西的自然、人文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知名度调查问卷,在包括五台山、平遥古城等名胜在内的调查问卷中,位于阳泉的娘子关景区名列其中。

2023年8月14日,阳泉市首届文旅发展大会在娘子关拉开帷幕。自此,娘子关景区在阳泉塑造“一城阳光、泉漾太行”品牌、构筑“三足鼎立、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中,处在了龙头地位。

在加快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中,以娘子关景区为核心的精彩棋局正成为影响阳泉市文旅大盘的“胜负手”。

娘子关背后还有旁人想不到的精彩

“我第一次来就被娘子关美景打动了,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汪清澈见底的活水,我把它比喻为小丽江!”发出感叹的,是在国内沉浸式实景演出行业中处于排头兵地位的导演丛明玲。

因为和山西文旅的合作,丛明玲开始了解娘子关,并先后奉献了大型沉浸式剧目《遇见娘子关》和实景体验剧《夜游娘子关》。在这位曾执导过多部“印象”系列、“又见”系列、“再回”系列、“遇见”系列情景体验剧的导演眼中,娘子关背后藏着旁人想不到的精彩。

在丛明玲的理解中,娘子关有三个不可取代的文化定位:关城文化、水文化、娘子关人的精神。丛明玲从娘子关的关城、水和人中,看到了娘子关“活着的历史”。一直到今天,娘子关的关城里还有住户,他们是明朝时修建这段长城的士兵后裔。因为他们,娘子关不是一个空的关城,而是一个生动的、鲜活的、有烟火气的城镇。

娘子关城墙是长城主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是根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见证。

从初见时震惊于娘子关的水,到沉醉于娘子关的历史,丛明玲抓住了娘子关最动人心魄的关键点,即娘子关独有的守候文化。因其唯一,更显厚重。“那种时间流逝的、沧桑的厚重,在我心里捶了一拳。”丛明玲表示。

丛明玲挖掘到的娘子关“新宝贝”,给阳泉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惊喜。随后,阳泉市文化旅游工作部署会提出“以激发内需潜能、扩大文旅消费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着力构建‘三足鼎立、多点支撑’的现代化、多元化、特色化文旅康养产品体系,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力推动娘子关—固关、藏山、百团大战遗址公园等龙头精品景区的打造。”

做大娘子关景区的半径

时至今日,很多有幸亲身观赏体验《夜游娘子关》实景剧的外地游客及阳泉本地人依然沉浸于那一夜的梦幻之中。从娘子关村的水上人家开始,穿行于村中的民居和青石板路,跨过“兴隆街”明清古道,再进入关城,听关城中的英雄故事,这种体验丰富、动人又震撼人心。

娘子关这个文化IP,在国内文旅产业市场当中,是否具备高层级的文旅开发价值?“阳泉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积淀,但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知名教授郦波曾发出“殷切之问”。

娘子关周围集聚了阳泉市最为丰富的文旅资源。其中,以娘子关、旧关、固关为代表的内长城“三关”最为显眼。向外辐射不到6公里的范围内,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上董寨村、下董寨村、神潭大峡谷及小说《三体》诞生地娘子关发电厂,再远还有以“七亘大捷”闻名的七亘村。更有像下董寨村元宵节“跑马排”、娘子关“六月六”河灯等民俗活动及娘子关女子半程马拉松等已颇具影响力的文体新品牌。2022年开通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平定段),像一条“彩练”,首次将上述景点全部串联了起来。目前,山西文旅娘子关公司正着力将娘子关景区创建为阳泉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丛明玲觉得,如果将目标定位成一个成熟的主体景区,就不能只在娘子关关城这一个点上做文旅规划,而是要以娘子关关城为核心,将周边不同圈层、不同主题的文旅资源全部纳入进来,形成一个较大半径的大景区。此外,也要考虑如何把“活生生”的关城居民及涉及的其他村镇老百姓和娘子关主体景区未来规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能形成一个相对来讲是大半径的景区,我觉得娘子关的竞争力就起来了,就不是二三十万人的客流量,至少会先突破百万。”丛明玲说。

加大服务,形成成熟的文旅产业

娘子关的各种禀赋得天独厚,理应成为阳泉文旅发展的“龙头”。不久前举行的阳泉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筑“三足鼎立、多点支撑”的文旅体系,全力打造龙头精品景区,娘子关—固关景区要加快推进娘子关核心景区提档升级。

阳泉市文旅资源有特色,但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层次和水平还有较大成长空间。“即使娘子关真的涌进来一百万游客,当地能接纳得了吗?”丛明玲反问自己。

在她的眼中,娘子关无疑是一块璞玉。从执导“印象”系列的《印象丽江》、“又见”系列的《又见平遥》,到“再回”系列的《再回长安》,直到“遇见”系列的《遇见娘子关》,十几年下来,一路走走转转,她又回到自己的山西老家。她想咬牙做出一个“好东西”来,她说:“山西不缺文化,缺的是如何把这种文化用不同的方式输送出去。它不只体现在某一个方面,而是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服务上。《夜游娘子关》首演后,许多人和我说一定要留下它。但留下它之后,我们团队撤了,谁来管理它?”

缺乏宣传,特别是缺乏大量的宣传,也是丛明玲的担忧之一。2019年,她和她的团队亲手打造了大唐不夜城和《再回长安》《再回大雁塔》两部实景剧。看着西安一步步成为网红打卡胜地,丛明玲越发感慨:“在西安,你只要做一个点,它就爆了,各方面的传播非常快速,力度很大。但是在我们山西,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好的文化,却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利益点。我觉得是缺少一种动力,把各方面联动在一起,真正形成一种状态,然后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到山西。”

丛明玲坦言:“有幸遇见娘子关。”阳泉市也有幸能以娘子关为龙头,实施“文旅+”“+文旅”战略,并主动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积极推进“文旅+康养”“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文物”等协同发展,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文旅品牌,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构筑产业发展新的竞争力。

“红妆素裹自倾城,娘子关头侠气生。喷玉擘崖成独秀,龙泉三尺为谁鸣!”时隔12年,再访娘子关的郦波教授寄语娘子关景区,“‘一城阳光、泉漾太行’。巍巍太行,代表了壮美。很期待娘子关的水文化和关城文化相遇、相知、相惜,实现融合发展。”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