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文”是逐星科技建立之初就设立的一个天文学史漫谈栏目,我们希望读者每看一期内容,就能收获一点新知识,就像在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一口一口,慢慢吃下。天文学史这碗汤圆可以大致分为六种口味:史前天文学,古代天文学,中古天文学,天文学革命,近代天文学,以及现代天文学。每种口味有着不同配料,造就了各自独特的风味。2022年我们出版了包含史前天文学与古代天文学口味的《》。从今天起,我们会在公众号陆续上新各种口味的“汤圆”,欢迎大家订阅品尝~

当我们讨论人类仰望星空的历史时,代表了西方天文传统的古希腊天文学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一环。接下来我们的一口天文之旅,就从天文学史上这颗耀眼明珠的起源开始。

古希腊天文学肇始于农业与航海的实际需要,早期古希腊天文学的关注点与其他文明并无不同,主要着眼于观测、记录星辰,编订历法等。

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编写了一部名为《工作与时日》的长诗,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教导人们如何可以生活得幸福快乐。它同时直观地反映了公元前8世纪前后古希腊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记录下了当时的人们如何利用天象指导工作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西俄德(Hesiod)

例如,诗篇第479—482行写道:

普勒阿得斯——阿特拉斯的七个女儿在天空出现时,你要开始收割,她们即将消失时,你要开始耕种。她们休息的时间是四十个日日夜夜。当她们在下一年再次露面时,你首先要磨砺你的镰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勒阿得斯”

这里的“普勒阿得斯”就是昴星团(Pleiades)。这几行诗在天文学上的含义是:随着地球公转,太阳逐渐远离昴星团所在天区,昴星团开始在日出前可见。当昴星团开始摆脱晨光,显现于东方天空中,此时就是收割的季节。当昴星团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即将在夜空中消失的时候,人们就必须开始耕种了。根据天象判断,收割作物的时间是阳历的5月初,而播种的时间是每年阳历11月。这里赫西俄德所指的农作物应该是冬小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小麦

对于身为海洋民族的古希腊人来说,判断何时才是合适的出海时节与掌握农时同样重要。在诗篇第619—620行,赫西俄德写道:

如果你想要作不舒适的远航……当普勒阿得斯为逃过奥利安的巨大力气躲入重雾的大海时,各种风暴一定开始肆虐。

古希腊地处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雨量偏多。在阳历10月底,当昴星团与猎户座(即奥利安,Orion)在日出之前先后落入西方地平线,就标志着适宜航海的好季节要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猎户座

赫西俄德把天象的出现与农事进行对应,实际上是描述了一套农时历法,这套历法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同样在《工作与时日》中,赫西俄德也指出了每个月中不同日子的吉凶宜忌,比如在诗篇769—774行,他写道:

首先,每月的第一、第四、第七天皆是神圣之日。第七天是勒托生下佩戴金剑的阿波罗的日子。第八、第九天——上旬里至少这两天是特别有利于人类劳动的。十一日和十二日两天都是好日子,无论用于剪羊毛,还是用来收获喜人的果实……

这表明此时古希腊已经诞生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使用年月日记录日期的历法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与时日》中世纪刻本

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古希腊并不是完整的一个国家,各个城邦各自为政,因此每个城邦使用的历法都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一年的起点,对日子的称呼,月份的命名,等等 。例如雅典会将一年第一个月放在夏至日后,而马其顿的每年第一个月在秋分日后。古希腊历法中一个月有29或30天,绝大多数城邦会将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不论是第29还是第30天,都会称为“第30”天,而雅典将这一天称为“旧与新(日)”;古希腊各城邦虽然使用的都是阴阳历,但大家的置闰方式并不统一,有些城邦会出于某种军事、政治目的,临时修订其历法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古希腊的城邦分布

《工作与时日》中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描述还残留有明显的超自然因素,如“万能的宙斯送来秋雨”,“北风之神在大地上吹着寒气”等。这也是各个文明早期对待自然现象时的共性,习惯把自然现象归结为神、鬼等超自然的力量。

第一个打破这种桎梏的古希腊人名为泰勒斯(Thales)。他出生在小亚细亚伊奥尼亚地区的繁荣港口城市米利都(Miletus),因此又被称为米利都的泰勒斯。泰勒斯的活跃年代在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晚于赫西俄德。泰勒斯不如赫西俄德幸运,如今我们未能找到确定可以归于泰勒斯名下的任何作品,只能从后人的一些叙述中了解他的贡献与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勒斯(Thales)

著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指出,泰勒斯是提出“何为万物本源”的第一人。关于这个问题,泰勒斯的答案是“水乃万物之本” 。在解释具体现象背后的成因时,泰勒斯与前人以及同时代其他人的最大区别是,他能够摆脱将自然现象诉诸神话等超自然因素的传统思维。例如,对于地震的成因,当时的古希腊人普遍认为这是源自海神波塞冬的愤怒,而泰勒斯则指出这是由于大地漂浮在大海上,当大海出现晃动时,大地也会一并晃动,从而产生地震 。泰勒斯这种与同时代“格格不入”的特质也使得后世学者常常尊他为“科学的鼻祖”。

在泰勒斯与天文学的交集中,有一则关于他的最广为流传的事迹:他成功预测了一次日食,这次日食促成了吕底亚人与米提亚人的交战停火。据希罗多德(Herodotus)《历史》(Histories)中的记载 ,吕底亚人与米提亚人爆发了战争,战事已经进行了整整五年,仍然未分胜负。战争进行到第六个年头,在一次会战时,天空突然从白天变为黑夜。泰勒斯曾向伊奥尼亚人预言这种由白天变为黑夜的现象会在这一年出现,而他的预言最终应验了。交战双方看到如此奇观,便停止了战争,并达成和平协议。

希罗多德并未明确表示泰勒斯预言的天象是日食,但从描述推测,能够使白天转为黑夜的天象有且只有一种,就是日全食。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泰勒斯预言的天象就是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日全食 ,全食带经过小亚细亚半岛,即泰勒斯的居住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585年的日全食

据推测,泰勒斯曾经到访中东和埃及地区,理论上泰勒斯可以从巴比伦习得关于沙罗周期的知识。不过如果想准确预测日食,只靠沙罗周期是不够的。对日食而言,利用沙罗周期只能推算出一次日食发生后约18年会出现另一次日食,至于可以在何处观看到下一次日食,沙罗周期就无能为力了。这是因为一个沙罗周期(6585.3天)并不是整数天,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地方无法同时看到相隔一个沙罗周期的两次日食。

现代学者曾多次尝试还原泰勒斯的预测方法,但都并不完满,如此看来所谓的泰勒斯预言日食可能仅仅是一个传说。退一步来说,即便泰勒斯真的利用某种方法预言过日食,也多少存在运气成分。

往期热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