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因五代十国战乱不止,自唐代之后,书法走入下坡路,许多传世真迹被销毁,古人笔法几乎失传,幸好有一位“疯子”,专心研究晋唐字帖,传承了“二王”笔法,成为“宋四家”的老师,此人就是杨凝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出身官宦之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观摩晋唐法帖,天佑二年(905年)考中进士,授予官职,却不慎卷入朝堂纷争,为了自保装疯卖傻,被世人戏称为“杨风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仕途的巨变,让杨凝式空出精力,体悟前人的萧散清雅之美,先后临摹了“二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等人法帖,尤其对王羲之的行书,感悟颇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他写的行书《韭花帖》,号称“小兰亭序”,堪与之媲美,彼时杨凝式睡醒,腹中饥饿难耐,恰好得到韭花,与羊肉同食,心中愉悦,撰写此作。

全文共计68字,是一件让人“口水直流”的行书,点画秀雅恬淡、翰逸神飞,起笔使用尖锋,运笔则用中锋,一派温穆娴静之象,格调与王羲之极为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杨凝式并非“照搬照套”之辈,相比《兰亭序》的轻快灵活,此作多了几分质朴沉着的气息,拿文中“乍”字看,墨色浓厚,略显拙质的隶意,似有“颜体”之风,层次性深厚,经得住深研和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等灵韵自然、婉转平和的浓厚艺术性,能匹敌者极少,无愧于《韭花帖》乃“天下第五大行书”,古往今来,备受名家赞赏,卷后附有许多题跋

比方说,陈继儒在卷后写道:“杨少师韭花帖,米元章一见,得正书之变。余与董思翁见之秀州项鉴台斋中。今年丁丑八十,子毗携过山中,老眼摩挲,顿觉一番明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曾称赞:“名翰留传谢韭花,轩轩举欲拟飞霞。驰情讵为盘餐计,乞米流风本一家”,李瑞清也评价:“杨景度为由唐入一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兰亭》法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记载,后世“宋四家”、欧阳修、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皆取学于杨凝式,甚至米芾曾临摹此作一辈子,悟透“二王”笔法,创造了“刷字”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赞赏曰:“杨凝式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由此可见,杨凝式书法之精绝,时常临摹此作,可以提高的用笔灵活性、艺术气息。

从中掌握正宗的晋唐笔法,体悟散淡俊丽的格调,若能将此作学会,向上取学王羲之、颜真卿等人,向下临摹“宋四家”、董其昌法帖,基本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韭花帖》真迹失传,市面上的拓本,尤数二玄社珂罗版,最清晰生动,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杨凝式《韭花帖》(珂罗版)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处理,全都清晰可见,与原作如出一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