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日本,东京,位于文京区的护国寺。距离我在东京的“乐丰斋”,只有一站地。当然,这是乘坐地铁有乐町线的距离。也许是缘分,昔日我住在北京西城区东官房胡同,出这条胡同的北口,向左手拐进入兴华胡同,走几步再向右拐进入定阜大街,然后直接往西前行,就是叫作“护国寺”的地方。我小的时候,在柳荫街小学(原名“李广桥小学”)上学,学校每次组织看电影,就在“护国寺电影院”。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作为建筑物的北京“护国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这种“地缘烙印”,我才下意识把中国北京的护国寺与日本东京的护国寺进行一下比较。据说,除了我上面提到的护国寺以外,北京还有另外两座护国寺。其一是位于八宝山的“褒忠寺”,又称“黑山护国寺”,是为了纪念著名太监刚炳而设立的。其二是位于北沟沿43号的“小护国寺”。生为北京人,很惭愧,这两座护国寺,我都没有看到过实物。还有一种说法,目前中国各地尚存19处护国寺实物或者遗址。

北京的护国寺最早见于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286年),原名为“崇国寺”,还是元代丞相托克托的官邸。直到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康熙大帝去世之年——1722年,才改名叫做“护国寺”。这期间,曾改名叫过“大隆善寺”。

相比之下,东京护国寺的兴建,要晚了许多,是江户时代的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1681年为他的亲生母亲桂昌院兴建的。实际上,应该叫做“护家寺”的。不过,那个时代日本已经接受了中国的“家国观念”,代理天皇执掌全国管理权力的将军,把“家寺”当作“国寺”,也是有根可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东京护国寺的看点之一,是“青空市场”,也就是中国式的旧货市场,或者中国式地摊。或许是为了上档次的原因,日本人又把这里称为“东京护国寺骨董市场”。我虽然去过多次,但现在已经忘了每个月是在什么时候开放了。想一想大清康熙年间,北京护国寺也是京城五大庙会之一,《燕京岁时记》更有“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的记述。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的“偶遇”。

东京护国寺的另一大看点,应该就是寺院内的茶室——“箒庵”了。据说,这还是日本明治时期的实业家高桥义雄投资兴建的。此人属于“有了钱就要玩文化型”的人物,50岁的时候从实业界急流勇退,60岁的时候妻子病逝,接着他就把一位29岁的女子领进家门“续弦”,一鼓作气生了三个孩子,然后就是逍遥自在玩茶道,要以“风雅之道”与各界交往,硬是要把东京护国寺搞成“茶道的总本山”,掏出了大把大把的银子。然后,在“箒庵”竖立一块巨型石碑,上面嵌刻有凝聚着日本茶道精髓的四个字——和、敬、清、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北京护国寺如今开发出来的“护国寺小吃”,倒是显得更接地气,更有人间烟火气。

写到这里,我就又想回到老家北京,想漫步串行胡同,重返那已经没有建筑物的护国寺了。虽然东京的护国寺有一座门上悬挂着“不老”的匾额,但北京的护国寺地域留有我的少年岁月。(2024年2月24日写于千叶“丰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