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工业大学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2024年继续面向全球延揽人才。3月11-15日将由校领导带队,多学院、多学科组团,分赴香港、澳门开展专场人才交流会。

诚邀全球优秀学者积极报名参加专场人才交流会,面对面深入了解学校引才政策,咨询洽谈引进相关事宜。

学校将竭力为您构建特色化阶梯式的培育体系,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您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期待与您一起,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

01

人才交流会

第一场

香港城市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024年3月11日(周一)12:30-14:30

地点:香港九龙塘达之路83号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楼(LAU)6213

第二场

香港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024年3月11日(周一)16:00-18:00

地点:香港中西区薄扶林道香港大学周亦卿楼CB308室

第三场

香港科技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024年3月12日(周二)15:00-17:00

地点:香港九龙清水湾香港科技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会议室(房间号:2548-2551)

第四场

香港中文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024年3月13日(周三)10:00-12:00

地点:香港沙田区香港中文大学何善衡工程学大楼八楼信息工程学系801室

第五场

香港理工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024年3月13日(周三)17:00-19:00

地点:香港九龙红磡香港理工大学鍾士元樓AG710

第六场

澳门科技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024年3月14日(周四)15:00-17:00

地点:澳门科技大学B座B304

02

引才学科领域

包含工学(力学、机械、光学、材料、动力工程及热物理、电气、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建筑、土木工程、化工、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航空宇航、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软件、网络安全等)、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医学、人文社科、新兴交叉学科等。

03

引才岗位

引才岗位包括讲席教授、领军人才、海外优青、翱翔海外学者、准聘教授和准聘副教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等。

04

报名参会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报名参会。

人才交流会和引才政策咨询

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人才引进办公室

联系人:

韩老师 18209221366(微信同号)

崔老师 13909206926(微信同号)

座 机:+86-029-88460620

邮 箱:rcyj@nwpu.edu.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学校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

2001年进入“985工程”,

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学校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发起高校,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

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

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3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

28个

学院(部)

72个

本科专业

39个

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

27个

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

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0个ESI前1%学科

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学/生态学

3个ESI前1‰学科

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

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

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无人系统等7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学校培养。

据不完全统计,在学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33万多名校友中:

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

67将军

52两院院士

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创新引育机制,师资力量雄厚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根本理念,加强人才“内培外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汇聚了一支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1

全时两院院士

350余人

国家级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科研创新,科技贡献突出

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建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场地。现有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200余个,国家级平台30个,其中,牵头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每个理工类学院有1-2个国家级平台支撑。学校建有分析测试中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研究型、公共服务型平台,提供简单顺畅、科学准确的分析测试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科研经费足,保障强。2023年度全校科技活动经费突破60亿元,居全国前列。12个学院科研到款经费过亿元。科研项目渠道多,项目足。每年获批千万级项目超过40项。学校深度参与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学校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原创性成果。国庆60周年、建军90周年阅兵中,整个无人机方队由学校自主研制生产,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国庆70周年阅兵中,学校无人机再次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大奖2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如有疑问可联系青塔人才小编号cingtajob4,邮件投递请抄送job@cing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