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造成的火灾,南京不是第一次,却是最为惨烈的一次,直接造成15人遇难,44人住院治疗。小区内的电动车存放和管理问题,也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几乎是每一次的电动车起火,这个话题都要拿出来讨论一番。遗憾的是,每一次的貌似重视,最后都不了了之,热度一过,依然我行我素。电动车该往楼道里放的还是放,危险从来都是别人的,永远侥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小区内电动车的管理成为一种无法根治的痼疾,物业和业主从来都是各说各的理。

物业说业主不够自觉。虽然三令五申的要求,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不服从管理,个别人一带头,其他人也跟着效仿,于是就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加之,对于电动车进楼没有法律法规上的支持,缺乏有效的制约,所以仅从口头上的约束,很难达到效果。说了白说,管了白管。

但在业主的眼里。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小区里除了绿地就是汽车停车位,给电动车留出的空间非常有限,有些小区甚至连基本的停车棚和充电设施都没有,业主没有办法,只能往楼道里停,有的通过电梯推到自己家门口,有的从窗户扔下线充电等等,不是他们想往楼道里停,而是小区内没有条件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对于物业而言,恐怕没有比收物业费更复杂更棘手的事情,但再难物业都有办法解决,他们总能找到说服业主的方式和措施。

这说明,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肯定比困难多。现在有些物业就是不敢于碰硬,他们在管理上下的真功夫少,管理局限于在楼道里贴个通告,或者在业主群里发个通知,反正要求都说到了,执行效果如何不管。如果上面下来检查的话,一句我们已经通知了,都要求到了,就足以应付。

就像这次发生火灾的南京小区,有业主已经在两年前多次提醒物业,注意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而且还有业主把问题反映到了电视台,记者都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但最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就这么拖了下来,结果酿成了惨痛的悲剧。试想,如果业主的提醒引起了足够的注意,物业用心管理了,今天的悲剧一定可以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有些小区管理得就很好,能够把电动车阻止在楼外,就是不厌其烦地查,苦口婆心地劝导,然后再辅以日常监督检查,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得到改善。

物业管理,本身就有一个“破窗效应”,如果你今天管不住,明天就会有人跟样学样,时间一长,就会成为普遍现象,一旦成为普遍现象之后,想要重新约束就很困难了。

电动车管理虽然棘手,但有一个利好,那就是会得到绝大多数业主的支持,大家都知道电动车存放于楼道的危险性,特别是近些年屡屡发生电动车起火事件后,大家在这方面的警惕性开始慢慢提高。一件事情,只要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不会管不住的。

所以,物业一定要敢于碰硬,要用真招实策,如果连你们都带着应付的心理,业主自然不会积极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从小区建设的角度来看,必须对停车棚的面积和充电设施的数量有强制要求,宁可少几个汽车位,也要留够电动车位,而且还要把停车棚设置在方便出入的地方,不能为了节省空间或凑数,设置到出行不便的犄角旮旯里。

南京这次的火灾教训,不能再人浮于事了,必须入脑入心,下真力气去解决,永远不要怀着侥幸心理,认为云彩会飘到别人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