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哨兵夜餐”暖胃又暖心

“‘哨兵夜餐’有些过期了,为啥还放在那里?”前不久,陆军某团政委在夜间查铺查哨时,发现某连哨位储存的面包有的已经过期,于是走进连部询问情况。面对政委的质疑,刚休假归队的连队指导员牛雄杰也感到十分疑惑,立即陪同政委前去调查。

“上次夜餐补充之后,大家就没再吃了,放在那里只是为了应付检查。”面对政委和指导员的询问,班长魏海涛无奈地道出实情。原来,前段时间,一名机关干部前来督导检查,指出该连“哨兵夜餐”消耗了一半还未补充,于是对该连进行了通报批评。由于面包、酸奶等保质期短,且连队点位偏远,一次性运输补充过多的话,很容易还没吃完就已过期。因此,为确保夜餐安全卫生,该连通常在夜餐消耗三分之二时再进行补充。而在当时,这名机关干部并未询问缘由,便匆匆登记离开。为避免再次被通报,该连随后将夜餐补足,时间一长,导致过期食品越积越多。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政委第二天安排专人就这一问题展开排查。果不其然,因没有及时补充夜餐而被通报批评的单位不止一家。

“本是一件‘暖心事’,却被办成了‘闹心事’。”在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政委将问题摆上台面,对个别机关干部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批评,并组织与会人员就此展开讨论。有的基层主官说,这反映出有时机关想问题、作决策,没有考虑基层实际,也不愿听取基层官兵的真实想法,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有的认为,机关指导帮建基层,要分清责任界面,别总把基层干部想得水平太低,同时应多一些现场督促整改、少一些通报批评……

“归根结底,还是机关服务基层的态度不端正、作风不扎实。”政委在总结发言时说,这件事反映出两方面问题:一是一些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一味依靠通报批评督促基层解决问题,缺乏换位思考和顺畅沟通;二是基层对机关工作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没有及时反馈、提出建议,造成矛盾问题累积,否则不会有多个单位因为同一个问题被先后通报。

会后,该团机关针对“哨兵夜餐”问题进行走访,收集整理基层官兵的意见建议,对夜餐补充进行了优化:在符合标准规定基础上,新增水果、健康饮料、主食等,丰富夜餐种类;提升运输保障时效,加强食品保鲜管理……

“现在的‘哨兵夜餐’新鲜多样,让人吃了暖胃又暖心!”整改举措出台后,效果立竿见影,基层官兵纷纷点赞,大家工作和训练热情更加高涨。(徐亚军 通讯员 孙常明 杨 龙)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