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州 1962年 谭志强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容县人民公园真武阁 1962年 何国正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武鸣县罗波公社六塘大队第二生产队,有多年种植烤烟经验的生产队长韦全运(中)和老烟农组成播种育苗小组,精心护理春烤烟烟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博白县沙河公社冬种春收作物已开镰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廖龙摄

武宣县桐岭公社花生发芽出土良好,这是五和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在花生地里除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谭志强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贵县国营西江农场根据自然条件的特点,在1957年试种木薯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大量种植,并逐步建立了淀粉加工厂、葡萄糖厂、酿酒厂等对木薯实行综合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越南的水稻“花谷”良种在我国靖西县龙邦公社许多生产队结出硕果。图为社员张克关和他的孙女在翻晒生产队里的“花谷”良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邕宁县国七坡林场1953年种植的马尾松已成林连片,覆盖在昔日的荒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从1958年开始,靖西县的卫生部门就利用县医院、县防疫站的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开办训练班,进修班,培训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僮族医务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靖西县岳墟公社的卫生所热情地接待越南友人董式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谭志强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广西植物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四十多名科学技术人员组成的综合考察队,深入到人迹罕到的广西花坪亚热带林区,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流传在壮族人民口头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百鸟衣》,被广西右江壮剧团搬上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江壮剧团研究整理壮剧曲牌和唱腔 1962年 何国正摄

1957年,广西成立了第一个专业的壮剧团挖掘整理出了一批传统剧目,并把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红铜鼓》等搬上了舞台。广西壮剧流行相传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在解放前一直没有专业剧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何国正摄

广西为进一步办好民族地区小学,分批抽调民族地区小学的行政领导干部和教师到广西僮文学校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瑶山县委书记(右、瑶族)、县长盘进斯拿(右二,瑶族)和县人民代表交谈 何国正摄

大瑶山的瑶族人民,在解放后,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52年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大瑶山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