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师长李铁民在覆灭前,竟下令将一百多名地下党全部杀害,国军少将韩君明劝道:“兄弟,我们还是留条后路吧!”

郝鹏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鹏举

李铁民是“倒戈将军”郝鹏举最信任的部下。郝鹏举早年跟随冯玉祥南征北战,后来见蒋介石得势,转而投靠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期间,郝鹏举又投靠汪伪,成了“司令”,李铁民自然也成了汉奸。

抗战胜利之后,郝鹏举抓紧时间“洗白”,正值用人之际的蒋介石也表示“既往不咎”。于是,郝鹏举摇身一变再次成了国民党高级将领,“战功赫赫”的李铁民也混上了国军师长。

1946年1月,消极避战的郝鹏举唯恐被解放军歼灭,多次向我党露出“友好”之意。后在陈毅的关怀下,郝鹏举以“华中民主联军”的名义率部起义,投靠了解放军。

可事实证明郝鹏举是一条没有骨气的“断脊之犬”。几个月后,见国民党在战场上又“占了上风”,郝鹏举再次倒戈投靠国军,并逮捕了解放军代表朱克清。

郝鹏举本以为国民政府能够像从前一样“厚待”他,殊不知一众国民党要员早已鄙夷他的行为,蒋介石根本不想再看到他,任由其自生自灭。

之后,郝鹏举率领部队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东躲西藏,但最终郝鹏举还是被解放军发现并击毙。

而李铁民早已看透郝鹏举的人品,被解放军追击时,李铁民策划好逃跑路线,找地方藏了起来。待解放军走后,李铁民又出来抱着郝鹏举的尸体痛哭。

此刻李铁民表面悲伤,但内心却十分高兴——如今郝鹏举已死,前线战事吃紧,蒋介石一定会用起这支部队,李铁民是这支部队资历最老、兵力最强的第一师师长,司令的位置非他莫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里,李铁民“哭”得更大声了。但李铁民只猜对了一半,蒋介石重新启用这支部队不假,但他显然信不过郝鹏举一手带出的老部下,而是授意陈诚任命与郝鹏举面和心不和的毕书文为代理司令。

毕书文原是郝鹏举部队的副司令,但因与郝鹏举不和,与国民党往来密切,毕书文屡遭其打压,在部队中没存在感,权力甚至还不如一个师长大。

再者毕书文是文书出身,让一个文职人员担任部队最高指挥,怎能服众?

结果毕书文的任命书一到,立即引起李铁民的强烈反对——他心里非常不服气,甚至开会时公然跟毕书文拍桌子叫板,当然,彼时在国民党部队此类现象也较为常见。

目前国民党节节败退,兵力捉襟见肘,蒋介石顾不上调和部队中的矛盾,命令毕书文部队来南京接受改编和整训。

毕书文心里也有“想法”,在他看来部队一旦南下就等于交出兵权,但他又不敢不从。于是在南下途中,毕书文找到昔日同僚——在上海民盟总部居住的韩君明。

韩君明一身正气,昔日在郝鹏举部队中做参将时,对其行为十分不齿,为此韩君明备受冷落,与毕书文惺惺相惜。

毕书文听说国民党将领起义投靠我党之后,不仅能保住待遇,还能继续带领部队,于是想通过韩君明与我党搭上关系,可结果并不遂人意,当时我党部队的主要负责人并不在上海。

目的没有达成,毕书文只得继续南下,并大力提拔了一批自己的亲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铁民得知此事十分欣喜,他手头掌握军队主力,如果将毕书文的事迹告诉南京,自己再表一表忠心,那么司令一职必然是他的。

说干就干,李铁民趁部队留在盐城时,跑到南京面见陈诚,后又得蒋介石召见。两人听说毕书文的事后十分气愤,表示要重用提拔李铁民。

随后,陈诚将毕书文从盐城调走,留下李铁民和主力部队在盐城驻防,并将韩君明调到李铁民身边做了个少将高参。

结果,李铁民的主力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被打得落花流水,许多国民党士兵临阵倒戈,战斗的结果已经很明确了。不久之后,李铁民和韩君明被困在城内。

此时李铁民内心十分纠结,他已无力回天,落到解放军手里也没有好下场……“索性来个鱼死网破!”李铁民想起城内还关押着一百多个地下党员,一拍脑门,竟下令要将他们全部杀害。

“兄弟且慢,我们还是留条后路吧!”韩君明听到这个命令惊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对李铁民劝说起来。

“李师长,你想想昔日郝司令就是因为把事做绝才落得如此下场。若这道命令执行下去,解放军破城后你我和弟兄们绝无生还之可能,不要伤害他们,主动投降,还有一线生机啊!”

李铁民无奈地拍了拍大腿,思索片刻后,撤回了这道命令,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投降后,我党负责统战工作的同志找到二人谈话,韩君明因一直对我党友好,有立功行为,且与民主人士来往密切,便让他留在党内做一些统战工作,而李铁民则是受到了应有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