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中国的基建事业迅速走上快车道,一应基建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超快的基建速度、庞大的基建规模,让中外网友一度赋予了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

而中国基建狂魔血脉的觉醒,还要追溯到2008年那场百年难遇的大雪...

为何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南方雪灾

2008年初,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太平洋拉尼娜现象影响,一场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席卷中国。

江西、河南、两湖、两广、云贵川,乃至青海、新疆等20多个省市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其中尤以南方各地雪灾严重。

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各省各地造成重大灾害,特别是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此次低温雨雪灾害就共计造成1516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给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造成严重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雪低温天气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全国交通。

此次雪灾影响区域涵盖了我国中部、南部大片区域,灾区公路交通严重受损,大批量高铁、航班被迫停运,各地交通阻塞严重。

雪上加霜的是,1、2月份正是全国在外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年的时期。

超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愈发增加了南方交通网络的压力。

受灾严重的广东省是我国输入农民工最多的省份之一,大批急于返乡的民工滞留在车站和机场。

同时,雪灾导致贯通中国南北的交通动脉——京珠公路被封,数万辆汽车被困在湖南路段。

此外,雪灾还造成京广铁路线电气化接触网受损,导致电气化列车停运,大批铁路班次被取消。

另一边,长江流域多个城市的机场因积雪被迫关闭,无数航班因此延误、取消。

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灾,让南方各省的交通运输系统一度陷入瘫痪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交通外,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南方的电力系统。

由于我国用电以煤炭发电为主,而雪灾在带来交通运输不便的同时,也阻断了南方各地的燃料运输路线,导致各地能源供应需求极度紧张,部分发电机组被迫停产。

且大量输电线因覆冰太厚,不堪重负倒塌,各地电力设施受损严重,电煤告急。

受灾严重的贵州电网,最严重时受破坏的电力线路高达3895条,湖南地区电网负荷骤降至490万千瓦,只有正常情况的三分之一。

据统计,高峰时期缺煤停机所造成的发电量短缺高达4200万千瓦。

17个省份出现不同程度拉闸限电情况,部分地区供电系统甚至彻底瘫痪,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电力匮乏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温雨雪对农业的影响,更是毁灭性的。

南方绝大部分菜地受冻,大量蔬菜被直接冻死,积雪压塌了许多蔬菜大棚,许多蔬菜种植户不得不面临绝收、破产的情况。

各大水果产区因冻害减产,畜牧业产区因低温、缺少饲料供给损失严重。

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1.78亿亩,仅绝收产地就有2536万亩。

不仅陆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就连水产业也无法幸免于难。

许多地区的鱼棚倒塌,大批鱼类冻死冻伤,侥幸存活下来的渔获,也因为池塘结冰无法被捕捞,部分渔民的生活因此出现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端的天气也导致南方各地民众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由于天气原因,很多单位的正常工作条件受到影响,基本水电供应无法得到满足,尤其是电压不稳导致一些单位的重要用电设施无法启用。

在此情况下,各单位不得不采取临时停工措施。

其中,湖南83%的服装制造业被叫停,江西9成以上的工业企业宣布停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闲赋在家的广大民众,娱乐休闲生活也受到极大限制。

因为冰雪灾害期间,为确保重要生产、公共医疗部门的用电,最先被限电和关停的就是各大娱乐场所。

各地宾馆、商场的取暖、照明用电被暂停,很多商业街只能靠点蜡烛或自配发电机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灾与反思

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俨然已经成为2003年非典以来最大的全国性突发事件。

事发后,政府各方迅速作出反应,打响了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救灾战。

短短一个月时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出动官兵64.3万人次,民兵预备队人员183.7万人次。

其规模之大、人力之多,远远超过1998年的抗洪。

除直接人力和常规除雪车外,军方更是史无前例的动用了大型运输机、装甲车、野战炊事车等军事装备。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民众也纷纷投入对灾区民众的救援。

河南电力工人在修复好当地电力后,马不停蹄驰援受灾更严重的湖南郴州;

湖南高速沿线居民,自发给被困在高速上的旅客送水送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体国民众志成城的努力下,这场新世纪以来最大的雨雪灾害总算被攻克。

不过,此次雪灾带给国人的警示却延续至今。

此次雪灾让超过1亿国人受到直接影响,国家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

雪灾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影响,背后不乏其自身破坏力较强、持续时间久远等客观因素。

但与此同时,雪灾也暴露了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种种不足。

比如,危机预警机制的缺失。

2008年1月8日,湖南气象台早早便做出预测:1月下旬将出现大面积雨雪冰冻天气。

1月17日,气象台又发出雨雪天气加剧预报。

然而,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引起对灾害性天气的重视,更没有启动紧急预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交通、能源各部门没有及时进行灾害预估,也没有启动灾害防范和动员宣传。

如果南方各省市拥有一套实践性较强的紧急预警系统,各方民众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预警信息,就能赢得宝贵的灾前预防时间,从而避免大部分损失。

再比如,民众应对冰雪灾害的思想准备不足,防灾意识欠缺。

由于我国南方常年少冰雪,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众对冰雪灾害的重视。

所以即便有气象部门的再三警示,也鲜有民众真的会将这场冰雪天气上升到灾害地步。

总而言之,人为因素的大意、相关预警机制的缺失,都要为这场百年不遇的雪灾买单。

而除此之外,中国基建情况的不理想、基础设施相较社会发展的滞后,也被视作雪灾的最大责任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建滞后为雪灾买单

从事实情况来看,基建要为雪灾买单的论断不无道理。

2008年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拉了社会发展的后腿,尤其是我国的交通系统建设、能源部署格局、电力系统抗灾能力三大领域。

在交通运输领域。大雪落地后,南方铁路迅速瘫痪大半,滞后性明显,其主要表现为铁路电煤供应严重不足。

此次雪灾受打击最严重的莫过于南方电力,彼时我国75%的电力都要依靠煤炭。

但要把山西和内蒙的煤炭运往南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原因是我国铁路本身线路里程短、覆盖面积狭小,且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运输网络,导致煤炭运输的出车率一直高达35%,造成大量使用汽车、通过高速运煤的极不经济和低效运输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南方电力自身也缺乏一定抗灾能力。

暴雪过后,南方各省市随处可见被压断的电线、电塔,覆盖在电线上的冻雨被电线本身要粗好几倍。

城市大面积停电后,国家电网火速配送了一批又一批专家赶往灾区,可面对倒塌的电塔和电线,专家们却很难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电力调整。

这种情况的发生,实际上不难理解。

南方向来气候温暖,冰雪天气来临前一直处于不设防状态,其电线、电塔更是缺乏承受连日大雪、冻雨的能力。

且南方电网系统存在分布不均衡、建设“偏科”情况,即重视主干大电网建设,忽略地区小电网建设;重视火电,忽略核电;倾向于跨地区供电,不重视就地供电。

单一的跨区域性煤电大电网电力系统,意味着南方电力处于“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状态,其抗风险能力自然下降了几个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南北方的能源部署格局同样亟待调整。

截至目前,煤炭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之一。

我国的“西煤东运”项目拥有两条大通道,即山西朔州-河北黄骅线、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线。

但这两条煤炭线路运输量已然饱和,开辟新的煤炭东运、南运线路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南方各省还应建立起煤炭储存机制,以应对极端灾害引发的电煤储运风险。

2008年前后,中国煤炭总库存仅1.5亿吨,库存率不过6%,南方各省的煤炭储存量更是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样作为煤炭消费大国的美国,却常年保持在10%的煤炭储存量。

因此,煤炭运输通道的饱和、煤炭储存量的匮乏,同样是造成灾后缺少煤电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2008年的一场大雪,彻底唤醒了中国人的基建狂魔血脉。

自此中国在奋力打造基建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并让我们得了一个“基建狂魔”的名头。

或许在外国人看来,中国对各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已趋于狂热、痴迷,但这却是中国人在历经一场全国范围内冰雪灾害后得到的血泪教训。

参考资料

大国重器 中国在基建领域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J].廉政瞭望,2022(19):44-45.

胡天媛,孙梦洁.从2008年南方雪灾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经济师,2009(05):8-9.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