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说:中美贸易摩擦和科技战,已经到了这样的关头,投降是没有出路的,美国不给我们科技要素,我们自己创造要素也要上。创造要素可能会有更多失败,不宽容没法创造。关键时刻交锋的重点依然是客户体验,包括信息安全,都是华为重中之重。此前,华为想赢得客户,就要在客户体验上狠下功夫。亚马逊就特别注重客户体验,贝佐斯提出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客户体验上,这个理念跟华为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正非习惯于在讲话的第一段把主题说出来,在一次战略会议上,他的讲话理念很重要: 我们公司整体情况是好的,整个公司嗷嗷叫,不怕谁。我们有能力自己站起来。大家要不断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不断开放思想。我们只有敢于敞开心胸,容纳人才,我们才有未来!

“控制横向扩张,聚焦攻破城墙口,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是,每条战线上要收缩一些边缘性投资,同时在关键领域加大投资,避免生命线被卡住。而且,在一些核心领域华为都有准备或备胎,但是在一些非关键部件上,华为也撑不住断供的局面。战略上华为要做出调整,重新梳理供应链。 “要坚持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现在每个产品线上都有无穷多个点去横向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这么大的平台,要在一些方面做鸡头很容易,但是,这样会削弱进攻主战场的力量。华为业务运营商BG一直在收缩,有许多成为鸡头的机会却不敢涉足。企业网也要控制横向扩张,聚焦攻击,做充分的战略准备。 中国现在出现了高科技投资潮。还有一大批初创小公司积极进取,华为已经是大公司了,如何保持华为的创新力?

华为已经拥有很强的行业领导力。过去30年,它从一个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的公司发展到19万多人,现在19.4万人都冲着一个城墙进口猛攻,攻打城墙口的炮弹已经增加到每年150亿至200亿美元。华为已经形成了单点突破,还会有同方向的多点突破。华为的发明专利已经有8万多项获得授权,许多还是新专利和基础专利。

这些专利是对人类信息文明的贡献,也是对美国信息社会的贡献。任正非告诫: 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设,砸钱就能成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公司也是急不得的。 小公司有活力,有强大的动力和欲望,代表着科技界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活力与勇猛精进,是华为学习的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是领导者,领导者必须跑得最快,如果跑得慢了,被人追上了,领导者就会被超越。所以华为要做前瞻性研究,要想办法突破现有的假设,找出更多可能性空间。这是每一个华为人的责任,是每一个在座的员工的责任,是华为一流科学家的责任。 高科技是急不来的。芯片也是急不来的。

现在上市公司为了圈钱,夸大太多。华为脚踏实地30多年,深深知道科技的内涵,深深敬畏走在前边的美国大公司,华为绝对不会泡沫式追赶。在这样急躁的风潮中,华为更要有战略眼光,更要有前瞻性强而又脚踏实地的战略规划。 华为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作为领航者,既要有前瞻性,还要有可操作性。

当然这归属于两支军队:一队是探索研究未来的仰望星空的科学家,一队是扎扎实实做好工程商人的变现的商业工程师。这样两支研发团队的结合,才可以达到任正非所期望的状态: 我们要站在后天看明天,也要从今天看未来,我们也要找到明天的技术曲线与商业需求曲线峰值的重合部,就是我们的战略机会,作为我们排炮攻击的“城墙口”。

当然,“城墙口”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而轰炸城墙口之“炮火”就是华为战略规划的责任了。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可能对华为的成长有一些困难。然而任正非内在有一股激情,他在讲话的最后强调: 华为要敢于加大战略投入,持续攻击前进,绝不屈服,从不畏惧,英勇进步,为人类社会的万物连接、万物数字化、万物智能化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