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水区户木乡孙村的“水立方”大棚。白天龙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在大棚里忙碌。白天龙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植户陈喜在安装小拱棚棚膜。白天龙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定植的甜瓜秧苗舒展开嫩叶。白天龙摄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在保定市徐水区户木乡孙村40亩“水立方”大棚,工人们正忙着铺设地膜、栽植甜瓜秧苗、加装小拱棚,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春种景象。

“水立方”大棚是种植户陈喜2021年从外地“取经”引进的新型高效温室大棚,这种大棚没有厚厚的土墙,全部采用两层塑料棚膜,以竹竿做支架,看上去整齐通透,形似“水立方”。几年来,失败过,也成功过,陈喜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和闯劲儿,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逐渐摸索出了四季轮作新模式,上半年种甜瓜,下半年种黄瓜、茄子、无丝豆、甘蓝、圆生菜、礼品小西瓜等,基本实现了全年不歇地,使亩均收益达到1万元。并通过成立家庭农场、实施科学管理提升农产品品质,注册商标,创建自己的果蔬品牌。同时,农场也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务工等方式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

“我们都是这附近的,常年在大棚务工,离家近,一个月还能轻轻松松拿到2000多块钱。”工人们唠着家常,手脚麻利地忙着手里的活儿。

温度近30度的大棚内,一株株幼苗舒展开嫩绿的枝叶。“这个棚里种的是今年引进的新优品种‘博洋97’,先试种一个棚,效果好了再扩大规模。”和工人们一起,陈喜正为甜瓜幼苗加装小拱棚,他身穿背带背心,露出黝黑的臂膀。“5月中旬差不多甜瓜就熟了,到时候再来,尝尝我们的新品种甜瓜!”(陈硕、李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