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圈里,许多玩友对藏式金刚不理解,存在偏见。他们以为,藏式金刚的品质差强人意,正是因为有瑕疵,才被做成藏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藏式金刚很好玩,盘出包浆一样能美翻大家!不信来看看这位玩友盘玩的藏式小金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不是一样很漂亮呢?这位玩友品味独特,玩金刚不喜欢那些极品纹路什么的,只喜欢藏式通货,觉得自己一点点刷出来比较有成就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串藏式小金刚,单凭借他一双大汗手,1年半时间就包浆上色了,基本无色差。废了五把鬃毛刷,刷出来的小金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爱藏式的金刚玩友大有人在。很多人玩来玩去,最后发现,还是藏式最有味道。

如今咱们所在的文玩圈里,可以说很多领域都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比如文玩二字,从最早的文房器具,到后来的八旗子弟“手中宝”,发展到今天,文玩更多的是汉、藏两种文化的结合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金刚更有味道

要说哪种物品在文玩圈里最有“藏味”,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天珠,亦或者唐卡,但是小编认为非藏式金刚108莫属。

说起藏式佛珠,最有代表性的、流传最深远的莫过于鼓珠、桶珠。这里先纠正大家两个基本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藏式指的不单单是两头磨平的佛珠。藏式是的一种概念,一种风格,一种文化。包括菩提的形状、材质及搭配样式等等诸多方面。

第二,藏式佛珠也有圆的,很多喇嘛身上的佛珠都是圆的。可以这么说,桶珠、鼓珠是藏式风格,但藏式风格不光是桶珠、鼓珠。

为什么藏式佛珠多以桶珠、鼓珠为主呢?

一是因为工艺受限。古时候,佛珠全部是由手工制作,由于受到制作条件的限制,所以制作圆珠非常困难(也没有车床这种东西)。

相比之下,桶珠、鼓珠制作起来就要简单多了,稍加打磨,一打眼儿,搞定。真正的老的藏式佛珠大小颜色不均,形状也不规则。

所以大家看见那些所谓的百年传承的佛珠,第一眼就要先看珠子规制,如果“整齐划一”,那么说是一百年前的你觉得可信么?

二来,藏式佛珠的很多材料、配饰也决定了制作桶珠、鼓珠比较合适。比如“嘎巴拉”(灵骨佛珠)、比如松石、蜜蜡、椰壳等等。就这样慢慢的,藏式的鼓珠、桶珠就形成了一种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金刚菩提佛珠,无论从佩戴习惯还是佛教文化上来看,都是极能代表藏族文化的一种文玩藏品。

金刚回归到传统的藏式风格,配上带有藏区韵味的蜜蜡配饰,二者不仅融为一体,还将藏传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藏式金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极致的扇面金刚。准确的说,它就是一种切片手串,只不过按照圆弧打造,所以看起来造型非常的别致,很多玩友亲切的称之为金刚伏魔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金刚盘玩方便

藏式金刚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还有个主要的问题是,它盘玩起来特别方便省事。

其实盘玩金刚,最难的不是上色难,而是包浆均匀,往往原桩的金刚孔道两端是最难盘刷到位的,所以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

往往是侧面盘红盘透了,仅剩孔道上下两端非常尴尬色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出现在在藏式身上的!在盘玩藏式金刚的时候,只要刷侧面就好了,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省很多的盘刷时间,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没有头尾部的开裂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金刚更“实惠”

在价格上,藏式确实要比同一品质的原籽便宜一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其实我觉得就是玩的人们拿金钱来衡量了!

其实,这没什么可比性。文玩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不好看,大家各花入各眼,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金刚的桩型更加一致,根本不存在高矮桩的情况,这样商家穿配成串也会相对容易,性价比高,很适合我们这些想要好纹路,苦于囊中羞涩的屌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式金刚唯一的缺点就是——夹汗毛,但是为了盘出有独特品味的藏式金刚,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每一串漂亮金刚的背后都是盘和刷的结果,男人玩金刚,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儿,想想夏天35度,不开空调,就为出汗养它,也算是对得起这份辛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