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练习

王某,女,52岁。

素有慢性肠炎病史,大便溏薄,腹痛绵绵,今因食油腻下利不止,服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药泻利稍减,但仍日10余次,白色脓粘状。兼见小便不利,腹部冷痛,四肢发凉,面色青黄,精神萎靡,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柴胡汤加减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

上期原医案

曾某,女,33岁。

1年前行人工流产术后即发热不退,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伴小腹胀痛,月经周期不定,量多淋漓不尽,在某院诊断为“宫内感染”,经用抗生素治疗后,周期正常,量减少,但经期仍低热(37.5~38℃),时有恶寒,伴头晕欲呕,小腹隐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弦。

辨证:瘀血阻络,瘀而化热

治则:宣郁清热,下气除满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小柴胡汤加丹皮、川芎、归尾各6克,治疗1月,次月经期体温仅37.2℃。以后每次经来时服此方3剂,连续3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伤寒论》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者,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 源: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