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季火 灾多发,请大家不要随便焚烧垃圾……”1月17日10时许,一群“蓝马甲”走进吉水县八都镇宣讲防火防盗知识。这群“蓝马甲”是吉安义警队伍中的成员,也是村辅警队员、交通疏导员、网格员。

2023年10月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开展防溺水宣传45次,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63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1起,排查安全隐患30余处,提供有效线索20余条……在协助警方守护辖区平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逐村建立警民联系群

为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去年10月,吉水县公安局率先在八都镇试点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模式,吸收退役军人事务专干作为驻村辅警,并创造性提出“一专四员”理念,赋予退役军人事务专干以平安义警队员、村辅警队员、交通疏导员、网格员工作职责。八都镇22个村居(社区)被划分为5个片区,一名民警负责一个片区、对应多名辅警。

“他们的定位不仅是‘一专四员’,还承担定期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工作,以减轻派出所民警工作负担,缓解警力不足难题。”吉水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局制定印发了《吉水县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实施方案》,统一编印《矛盾纠纷与治安隐患排查处理记录本》《治安防范工作记录本》《重点人员管控工作记录本》等专题手册及警民联系资料,驻村辅警开展的工作均登记在册,并逐村建立警民联系群。

驻村辅警走遍村头巷尾、走进群众家中,积极开展代办户籍业务、送证上门等便民服务工作,有效延伸公安机关服务触角,打通服务乡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调动积极性,吉水县公安局为所有驻村辅警配备服装、装备配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属地党委政府负责驻村辅警立功受奖及评优评先奖励,为所有驻村辅警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表现优秀的驻村辅警优先吸纳入党及推荐后备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填补治安盲点

八都派出所教导员冷明桦告诉记者:“从派出所到西面最远的辖区有20多公里,对于矛盾纠纷类警情,警力到达现场需要一定时间,而有些矛盾一两分钟之内就会升级。驻村辅警平时在村里工作,能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到场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八都镇驻村辅警大多为女性。“女性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能够和村民打成一片,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冷明桦介绍,“驻村辅警都为本村人,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我们努力把最合适的人员选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形成1+1>2的效果。”

习婷婷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平常在八都镇银村村委会内的警务室办公。“有时候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习婷婷可以解决,不少村民也会向她反映问题,这让村民和派出所的联系更加顺畅。”银村治保主任谢文明介绍。

“我是银村的人,除了警民联系群外,还加入了银村家族微信群,可以及时获取民警了解不到的信息,填补治安盲点。”习婷婷告诉记者。

民警好帮手

2023年12月2日20时,八都镇大井村驻村辅警肖建红发现两名少年在路上合力推一辆摩托车,形迹可疑,便上前盘问。肖建红发现,他们推的摩托车系一家电动车专卖店所有,当即联系该店老板李某到现场确认,并联系派出所民警。

经警方调查,两名少年商议一起去偷摩托车,找到作案目标后,试图通过搭线打火启动摩托车,不料被肖建红发现。这种敏锐度和快速反应能力,得益于八都镇驻村辅警扎根基层打下的基础。

这些身穿“蓝马甲”的驻村辅警逐渐成为民警的“千里眼”和“好帮手”,他们如同闪烁在农村地区的“蓝色火焰”,照亮着治安盲区。

来源:新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