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老益壮 密织桑榆情

——我是如何做离退休支委、服务老干部的

沙洋镇老干部办公室起源于1982年镇委委员、副镇长张士杰的离休,以后又陆续有从河南安置回乡老红军邱凤池,接着又有1950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王居仁、明松堂二人。分别被平反后作离退休干安置的二人,再后镇辖区内央、省、市、县各单位陆续离退休后,由沙洋镇代管的离退休人员,以及被判刑为反革命投入沙洋劳改的旧军政人员,平反后就地安置,也由沙洋镇代管,这样沙洋镇和代管的离退休最多的时候达到50多人。

所以,历届镇党政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基本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方针政策,执行十分认真,也非常关心爱护离退休干部,除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联系、定期看望老干都外,还为老干部送液化气罐子上门服务,并集资修建了一幢三层楼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购买了老干部专用小车,配备了六名专干和一名小车司机和服务人员。当时镇里老干部工作做的红红火火,曾被国家民政部、省、市、县(区)多次颁发了锦旗、奖状和奖牌。

1984年成立了沙洋区后,原镇委老干部活动中心被沙洋区委无偿收归沙洋区委所有,原由沙洋镇代管央、省、市、县在沙洋镇的老干部也一并上收沙洋区管理,仅剩下沙洋镇和沙洋农场劳改平反作离退休干部安置的离退休干部30多人,我就是在这时被选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的。当时分工负责联系沙洋住在荆门市城区17名离退休党员的服务工作。当时我想继承和发扬以前沙洋镇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所以我将中央、省、市、区(县)各级的文件精神融合在一起,制定了我的服务工作计划:1)每月上门看望老干部1-3次,了解老干部的思想、身体和家庭情况;2)老干部生病住院及时向镇委领导报告,并每周上医院看望1-3次,了解病情的变化;3)老干部家属生病住院,或家庭发生灾难,必须上门看望慰问;4)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是老干部容易出事故的,必须深入家庭看望,了解实情,尽力帮助化解;5)当时全镇高龄(80岁以上)包括我在内的独居、空巢老干部都在荆门,所以我要加倍关怀,工作做深做细。

在我做义务老干部支委8年期间,切实严格地执行了我所制定的服务工作计划,先后送走了一位离休干部和三名老干部家属,但也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两起“事故“。一是有一年寒冬腊月天下大雪,路面积雪结冰,公交车停开,我脚绑草要,在老伴何绍秀的陪同搀扶下,上门到高龄独居老干部范德凯家看望,敲门无应,我打手机,只听到短暂微弱的回音,随后就再也打不通了。我以为出了大事,速向镇老干办报告,老干办干事郑中庭及时与范联系,也无音信。这样才速向掇刀区公安派出所报告,派出所民警请来锁匠用工具开锁,也无法打开,说室内将小闩子按下了,只能撬锁开门,别无他法打开。将门锁撬开后还未入室,范德凯在其儿子的陪同下回来了。当时范说,他儿子、儿媳在广州打工提前回来了。我当时给他打电话时,怕影响孙子看电视,所以接电话时声音很弱,随后就关了机,所以发生了这一不该发生的事故。

再就是离休干部张士杰(1948年参加革命,50年抗美援朝坦克兵营长,享受副县级待遇)病故后,我向镇委领导报告后,第二天上午县组织部、老干局和镇老干部干事三人到达,镇委书记缺席。镇老干部干事向我转达说:“上面纪律抓的很紧,不送花圈,不致悼词,不开追悼会。“我听后很反感,我说:”纪律抓的再紧,总得分清鳝鱼和蛇吧?从延安时期至今,干部死后开追悼会是我们党的好传统。“我向家属转达后,家属说上面不开,我们自己开,请你致悼词。我说:“我早已退休,无正式公职,致悼词是主要领导的事,我身份不符,只能作生前好友讲话。”家属说:“我爸爸革命一生,是国家的人,我们退出,由国家处理。”事态僵持严重,这样僵持下去,会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经临时商议决定:买来了花圈,由前来的领导致悼词,我作生前好友讲话,开了个追悼会,完满地处理了张士杰的后事。

现在回忆我做老干部支部工作八年期间,严格按我制订的服务工作计划办事,可谓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老干部做了一些实事好事,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2024年6月15日于荆门

作者林发海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林发海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作者简介】林发海,湖北荆门人,1932年2月出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2月入党,退休前任荆门沙洋县沙洋镇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