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作为文臣,统兵打仗却是非常厉害的,胜过同时代的很多名将,前期还有曹操、曹仁、曹休、曹真能镇住他,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懿基本没有对手,只有蜀汉丞相诸葛亮能将其精准钳制住,打得他不敢出战。

司马懿一生,军事得意之作太多,大都非常干净利落地便将对手一一除掉,比如孟达、公孙康、王凌和曹爽等人。

当然,司马懿在擒斩孟达和征讨辽东的军事作战中,极为精彩,可以说,他将用兵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在擒斩孟达和平定辽东,攻灭公孙渊时,打法却完全相反,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但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非常出彩。

这两次作战,到底精彩在什么地方呢?

司马懿灭掉孟达,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得知孟达将举事,司马懿当机立断,立即发兵,让大军昼夜行军,一个月的路程,司马懿仅用了八天就到了孟达城下。

孟达非常震惊,孟达原以为司马懿要上表皇帝曹叡,来回耗时一个月的,因此,他没有任何防备,甚至都没有加固城池。

等司马懿大军到达城下,孟达便慌了,但为时已晚,司马懿下令将孟达团团围住,八面进攻,昼夜不停,只用了十六天就将孟达击败,擒杀斩首,传首京师。可以说,此战是速战速决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平定辽东,攻打公孙渊时,司马懿大军长途行军,到达辽水的时候,司马懿却下令缓慢进兵,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问司马懿,为什么两次作战,擒孟达速战速决,而打公孙渊则非常缓慢?

司马懿说,当年孟达兵力很少,但是,他的粮食能支持一年,当时我们的兵力是孟达的四倍之多,但是,粮食却只能坚持一个月,以一月的粮草对付有一年粮草的敌人,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四倍兵力攻一倍兵力的敌人,即使损伤一半人,也是可以打的,因为,要为要为有限的粮草争取时间,耗不起。

而现在,敌兵多于我军,敌人粮草少而我军粮草多,又遇上了大雨,辽水暴涨,我们想速战也不可能。我不担心敌人主动来进攻我们,而是怕敌人逃跑。如今,敌人粮草将尽,我军包围尚未合拢,若进攻,会把敌人逼得逃走。我们这个时候只有稳住对方,才能寻机一战将敌人击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书·宣帝纪》:司马陈圭曰:“昔攻上庸,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坚城,斩孟达。今者远来而更安缓,愚窃惑焉。”帝曰:“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

果然,一个月后,雨停了,大水消退了,司马懿大军包围了公孙渊,昼夜进攻。

面对司马懿大军的猛攻,很快,公孙渊守不住了,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率军紧追,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

就这样,司马懿攻灭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大获全胜。

从这两次不同的作战方式来看,司马懿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完全做到了随机应变。

可以说,在当时,除了诸葛亮,谁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参考资料:《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