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山东省政府同意,2月28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都市圈以济南为中心,紧密联系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5市,依托济青通道、京沪通道、黄河纽带,打造济南—淄博、济南—泰安、沿黄发展轴,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全域协调的发展格局。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对我国都市圈建设进行系统部署。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培育发展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

为落实好国家部署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山东科学研究论证都市圈范围,确定为2.23万平方公里。在确定范围的基础上,对标学习已批复都市圈先进经验,编制了《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明确,济南都市圈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基于人口交通经济联系等大数据分析,结合省会经济圈合作基础,确定济南都市圈范围。都市圈以济南为中心,紧密联系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5市,依托济青通道、京沪通道、黄河纽带,打造济南—淄博、济南—泰安、沿黄发展轴,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全域协调的发展格局。

紧扣同城化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明确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

作为黄河战略的重要承载区,济南都市圈以黄河为纽带,构建功能多元、有机融合、协调联动的沿黄发展轴,合力打造沿黄达海设施联通大通道、绿色生态大走廊、特色产业发展带,力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引领、作出示范。

支持济淄泰共建齐鲁科创大走廊、济泰生态文旅走廊,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六个同城化”建设。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德州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济南章丘区—滨州邹平市—淄博周村区,济南南部山区—泰安泰山区、岱岳区等探索跨市域毗邻县域一体化发展路径。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