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伊朗同美欧在核问题上似乎形成了一定默契——双方(特别是美欧一方)都采取了避免使伊核问题升级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方面而言,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稀释了一部分60%丰度的浓缩铀,同时,其总统莱西也再次强调伊朗无意制造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上周提交给成员国的一份机密报告中表示,伊朗的浓缩铀库存在过去一个季度略有下降,因为它稀释了比其生产的更多的最高丰度浓缩铀。尽管伊朗高官早就公开表示,即使美国不解除制裁,伊朗也不会生产60%以上丰度的铀浓缩,但是像本次这种对较高浓度的浓缩铀进行稀释还是很少见的,很明显是表达一种建设性态度、一种善意。

就美欧方面而言,它们没有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本月4日开始的为期五天的季度会议上提出一项警告伊朗违反不扩散条约的决议。路透社说:“西方大国再次选择不认真面对伊朗在一系列问题上未能与该机构合作的问题。” 美国总统拜登在周四的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讲话中几乎完全回避了伊朗这个话题,而是把重点放在可能在选举年对他更有利的问题上。在这段听起来很像早期竞选演讲的讲话中,拜登只提到了一次“伊朗”这个词,而且“核”这个词甚至一次都没有提到。

伊朗同欧盟在伊核问题上的沟通当前仍在进行。伊朗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外长阿里·巴盖里·卡尼周五表示,将继续与欧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包括取消对德黑兰的制裁。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详细介绍了最近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与欧盟外交政策副代表恩里克·莫拉和中东和平进程特别代表斯文·库普曼斯的会晤,但没有具体说明会晤日期。卡尼说:“我与莫拉和库普曼斯进行了有益的会谈。”他指出,这种磋商将继续进一步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解除对伊朗的制裁。莫拉还在X上写道,他在多哈会见了巴盖里·卡尼,列出了他们会谈的主题:“伊朗-俄罗斯军事合作,加沙战争和地区层面,核承诺和解除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内的制裁,以及双边问题。”

其实,在核问题上伊朗远没有满足西方的要求。一年多前,国际原子能机构由35个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伊朗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在其未申报地点发现的铀颗粒进行的调查。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伊朗必须解释这些痕迹,而且迫在眉睫。自那以后,正在调查的未申报地点的数量从三个减少到两个,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朗之间的问题清单却增加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声称伊朗未能完全遵守在一些地点重新安装国际原子能机构摄像头的协议,并在去年9月份禁止了该机构一些最重要的核查人员入境执行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新现实主义角度看,美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际体系力量结构发生了变化,美欧同俄由竞争关系转为各层级激烈对抗关系,而且美欧对俄乌冲突的介入逐步深入,目前更是发出直接参战的威胁。在美欧聚焦于俄乌冲突的情况下,其不想升级与伊朗的紧张关系而让更大的敌人俄罗斯获益。毕竟伊朗是地区强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巴以新一轮冲突及其外溢所致的红海危机等都让美欧疲于应对,伊朗在这种局面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更使美欧不愿意进一步恶化与伊朗的关系。当然,如果从自由主义的角度看,美国内政(总统大选),可能也对美国拜登政府对伊朗的某种程度的绥靖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就伊朗而言,其总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而且崇拜西方的国内势力一直不小,它试图在美欧同俄的对抗中两边通吃,对西方总是存在某种幻想。前外长扎里夫日前又公开警告,伊朗不宜过度依赖俄罗斯。不过,伊朗宗教领袖很清楚,美欧对伊朗的政策目标之一——政权更迭,是不会改变的,伊朗总体上并不信任西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态是,以色列官员日前访俄,讨论伊核问题。据俄罗斯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高官谢尔盖·亚布科夫和以色列外交部高官约书亚·扎尔卡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双方就伊朗核问题的局势以及恢复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支持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前景,坦率而有意义地交换了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欧对俄进行政治孤立以及俄高调公开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俄的情况下,以色列高官访俄说明了其对伊核问题的重视。但其访俄动机让人琢磨不定:是因为在美欧没有或无力升级与伊朗的对立关系的情况下,以色列看起来有些坐不住了,准备单独行动,要求俄对伊的支持与合作有所收敛呢,还是为了配合美欧的相关行动,代表美欧对俄提出相关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