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来信

老师,你好。

我家孩子今年8岁,有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这位同学,哪哪都做得好。

我就让孩子向他学习,没想到孩子听到这些话后像是炸了毛的公鸡,说为什么要拿他跟别人比较,他不喜欢这样。

起初我没在意孩子的话,还是时不时就拿他俩来对比。

不料有一次孩子却大发脾气,甚至还对我嚷嚷道:“我恨你。”

之后好几天孩子都不跟我说话,现在也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不理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何跟孩子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家长,感谢你的信任。

为什么总有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不可否认,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

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与别的优秀孩子的竞争激发潜力。

但实际上,这种方式是在伤害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拿“别人家孩子”来对比

是对自己孩子最大的伤害

许多父母误以为孩子年纪小,缺乏比较心,通过拿其他孩子做对比来刺激孩子的竞争意识。

然而,孩子在与外界互动中,自然会构建自己的评价标准,即便无人对他们进行比较,他们也会主动与其他孩子比较。

如果家长持续夸赞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身价值低劣,产生挫败感。一些小孩甚至会误解为父母不再需要他们,产生被遗弃的忧虑。

总的来说,父母经常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影响:

1、自尊心受损

如果父母常将孩子与他人对比,并指出其不足,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他们可能会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不如别人,长时间下来可能会形成自我否定的心理。

2、对比的压力

竞争本身就带有压力,如果父母不断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怀有情绪问题,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必须超过别人,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同。

3、情绪压抑

被比较的孩子可能会对父母心生怨气,但又因为尊重或畏惧父母并不敢表达,从而产生心理压抑。情绪压抑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调节,可能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4、亲子关系疏远

过多的比较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疏远。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并不接纳自己的真实自我,从而产生自我封闭或逃避的行为。

5、形成错误的竞争观

长期被比较可能使孩子形成适者生存的竞争观,认为必须通过超过他人才能获得成功和肯定,这不但影响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认知,也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缺乏尊重和同理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是称羡“别人家的孩子”

但你是“别人家的父母”吗

我们会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我多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羡慕来源于孩子们亮眼的成就和超凡的表现。

然而,我们是否时常思考过,你是别人家的父母吗?

对于孩子的教育,中国古代诗人苏轼曾经说过:“教子贵以身作则。”

在他看来,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影响到孩子。

我们可以以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为例,他的坚持、勇敢和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世界。

但是,他的这些品质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他父母的熏陶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乔布斯的养父保罗·乔布斯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他教会了小乔布斯如何组装和拆解电子产品,种下了他日后的创新种子。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并沒有必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而是应该反思自己作为父母是否尽了熏陶孩子、引导孩子的责任。

有句名言说得好,“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雕琢的玉石,需要家长用智慧和爱心去雕琢。”

我们应收起自己的羡慕之心,多放心思在为孩子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中,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的优点和才华得以充分发展,孩子将来的出色表现,也许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一个能力超群、品德高尚的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导。

所以,我们不要只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而应当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教育孩子要使用正确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各有个人的优点和天赋,不能因此按照一致的标准进行比较。

那么,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孩子在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发展速度和阶段都是不同的,这是正常的个体差异。家长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并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培养他们。

2、肯定孩子的优点和努力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点,家长应该注意发现和肯定这些优点,尤其是孩子在努力时,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

3、心理引导

如果孩子比较在意和别人在学术或体育等领域的比较,家长应以正确的心态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尽力,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4、提供个性化支持

针对孩子的特质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计划。例如,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天赋,家长应支持并鼓励他们在这方面深入发展。

5、家长需要以身作则

家长应以积极、平等、公正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孩子,不用成绩等硬标准去衡量他们,也不把他们的表现挂在嘴边,避免产生无谓的比较和竞争,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的说来,对孩子的教育应以尊重、理解、鼓励和支持为基础,让他们充分地发展个人潜力,走适合自己的路,成为有独立思考和独特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