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南京西郊坠机身亡。戴笠下葬之时,负责处理他后事的毛人凤却下达了一项奇怪的命令:用水泥将棺椁与墓穴融为一体。毛人凤为何要下达这样的命令?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

戴笠原名戴春风,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出生在浙江江山,曾在浙江军阀的部队里当兵,后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蒋介石,人生也因此出现转机。1926年,29岁的戴春风南下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戴笠。

戴笠早年在上海炒过股票期货,对于投机的事情相当在行。1927年,老蒋背叛革命,开始清除军校内部的共产党人,戴笠见风使舵,揭发了二十余名同学,摇身一变成为了老蒋反共的马前卒,并因此获得了老蒋的信任。

1932年,戴笠奉老蒋密令,组建了带有特务性质的组织“力行社”。不久后,老蒋以力行社为基础,组建了复兴社,戴笠则被任命为复兴社特务处长。戴笠到任后,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开始大量招收浙江同乡,而毛人凤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加入了特务处。

需要说明的是,毛人凤不仅是戴笠的同乡,两人还是挚友,也正因为这层关系,戴笠对毛人凤颇为信任,并对其十分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复兴社被改组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戴笠虽只被任命为副局长,实际上却执掌军统,成为军统的当家人。毛人凤也因此获得提拔,被任命为副主任秘书,并代理主任秘书,正式成为了军统的二号人物。

无论是复兴社还是军统时期,戴笠都不遗余力的协助老蒋进行特务统治,在他的指挥下,国民党特务逮捕和暗杀了大量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其罪行罄竹难书。然而,戴笠也并非一无是处,抗战爆发后,戴笠派遣精锐特工潜入敌后,建立情报网络。

在整个抗战期间,军统特工曾多次刺杀日伪汉奸,有效的震慑了敌人,此外,军统还曾破译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使得美国人刮目相看。

抗战结束后,军统的实力达到了巅峰,戴笠麾下的特务数量达到6万之众,此外,军统此前在敌后还组建了约三十万人的武装力量。此时的军统不仅人数众多,其触角更是伸遍了国民党军政各大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有如此庞大的实力,戴笠本人也是野心勃勃,他已不再满足军统当家人的角色,竟然打起了海军司令的主意。戴笠此举使得老蒋对其十分忌惮,因此在戴笠死后,军统再度改组也就不足为怪了。

处在人生巅峰的戴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大难临头,反而利用自己的身份,辗转多地,借“肃奸”之名大肆搜刮财物。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专机由北平飞往青岛,在此作短暂停留后,他再度启程,飞往上海。然而此时,天公却不作美,上海上空暴雨如注,雷电交加,机场根本无法降落,无奈之下,专机只得飞往南京,但南京的天气也同样恶劣。专机只得再度改变航向,但途径南京西郊的岱山时,却突然失事,机上人员无一幸免。

戴笠身亡后,军统内部一片悲戚之声,最为伤心的当属毛人凤,他怀着悲伤的心情,亲自主持了戴笠的后事。戴笠下葬之时,毛人凤命人将大量的水泥注入墓穴,将棺椁与坟堆浇筑成了一个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毛人凤的说法,这是防止有人破坏坟墓,毕竟戴笠生前得罪人太多,要避免仇人的报复。军统内部对此褒贬不一,时任军统局局长的郑介民更是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甚至表示毛人凤此举“其心可诛”。

按照郑介民的说法,毛人凤是听信了民间术士的谗言,往墓穴里灌水泥是为了压制戴笠,从而成为军统的一号人物。此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足为信,毕竟戴笠死后,资历不如郑介民的毛人凤最终成为了军统的当家人,而郑介民虽有局长之名,却无局长之实,内心愤恨的他说一些讽刺的话也是人之常情。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毛人凤等人不得不仓皇逃往台湾。在逃台之前,毛人凤曾想将戴笠的尸骸一并带走,而由于坟墓太过坚固,最终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