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这已经成为事实。

两极分化的必然性

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统治力的不是劳动,是资本。

这一点,青年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说清楚了。社会生产是通过资本组织起包括劳动在内的社会全要素,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财富创造。于是,资本也成为分配的锚定,因为有了劳动,本身还不能构成现代意义的大生产,有了资本的组织,劳动的能力被伸延了,才构成现代意义上的生产力,这是劳动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条件,孤立地谈资本、孤立地谈劳动都是伪经济学。

顺便提一句,作为概念的“资本”与“劳动",二者是逻辑对立,不等于人格化的对立。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是组织者,从而也是广义的统治者,于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分配会向极少数人手中集中,形成两极分化,阶层固化。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税收,国企与民企都要交税。

中国是高税制国家,税收占了企业收益的大头,约在65%左右;利润部分,国企要再上交利润部分的20%,其余80%用于扩大再生产;民企利润部分,如果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要个人拿回家,也要再交20%的个人所得税。

从上交的收益看,国企与民企,对财政来说是一样的,都是在给财政找打工,从实际贡献率看,民企税收2022年占比为59.6%,国企为26.2%;民企对税收的贡献率,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不可替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为什么基尼系数偏高

既然企业收益的大头上交给民财政,人们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基尼系数偏高?

可以查到的是数年前的数据,为0.47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可以做一个比较,按《高几文库》的文章统计,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如下:

美国40.8

英国36.1

法国32.7

韩国31.6

俄罗斯31.0

德国30,0

意大利27.3

匈牙利26.9

瑞典25.0

日本24.9

这就有了一个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基尼系数普遍并不比我们高?难道中国的资本家是世界上最贪婪的资本家吗?

胡润富豪榜的前30名中只有一个中国人。

中国并没有垄断富人榜,基尼系数会偏高,还是要看主导分配的财政,在财政、企业、居民三方切蛋糕时,是否不够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的现状

民企2022年利润为26600亿元,分摊到4700万家民企,平均每家年收入不到6万元,也就是个中等收入的打工者的水平,说明创利水平有限,比亚迪与特斯拉比利润,没得比;我们赚的是辛苦钱;另一方面,也说明从企业的方面增加居民收入,空间有限,老百姓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不能太指望第一次分配。

欧洲国家如何平抑两极分化?

主要在第二次分配。

通过财政收入的转移支付,提高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两极分化。比如,欧洲国家的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基尼系统,普遍要高于0.50,我们是0.47左右;但是,欧洲发达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北欧,将财政支出的80%左右用于社会保障,平抑下来,基尼系数在0.30左右,反而低于我们,劳资关系也没有我们紧张,加上经济发展走的是消费型,老百姓普通的生产水平、消费水平、劳动环境、劳动保护整体上都优于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了原因,也就知道了当下平抑两极分化最强的方式是什么?对企业要降税,同时强化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全民共享的第二次根分配,彻底将基尼系数压下来。

财政多少用于民生合适?

欧洲国家财政支出的80%是用于民生,我们是55%。而两会提出的则是70%。这就是未来中国所要追求的,这是老百姓的福音,如果能大幅提升全民共享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老百姓的消费不用刺激也上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