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间十分钟,下课铃一响,孩子们都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操场,踢毽子、跳绳、扔沙包,上课铃响才红着小脸、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这光景,曾点亮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但是近年来,在一部分中小学中,“课间圈养”“课间十分钟消失”乃至把学生变为“宅男”“宅女”等问题颇为突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消失的课间10分钟

成为两会热点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些学校,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只能待在教室里, 哪怕上厕所也要打报告 。就在不久前,小学生“厕所社交”还成为热议话题。

2024年全国两会上, 消失的课间10分钟,成为热议的话题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均提出建议,再次呼吁将消失的课间10分钟归还给学生。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杨扬在接受专访时,提出要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 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 和活动的做法, 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在接受专访时提出学校可以因校因地开设一些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跳绳等,但无论哪种形式, 首先应当保证孩子动起来,再保证动得有效果 。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表示,现在许多孩子视力、肥胖、脊柱侧弯、心理等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这与运动不足、见阳光太少有关。因此,厉彦虎建议适当延长中小学生课间时间。同时,厉彦虎指出,“(仅仅)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其实是完全不够的,课间10分钟,完全达不到锻炼和放松目的,所以课间要拉长,小学、初中要拉长,高中要适度拉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依然没能在课间走出教室

其实,距离“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引发全国讨论,已有半年。

此前,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但是学生表示也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无独有偶,陈女士的儿子就读于杭州市区的一所公办小学,“老师说了课间不能下楼,也不能跑跑跳跳甚至还不能大声说话”,陈女士表示,“学校里还有老师会巡查,看谁下课了在走廊上奔跑。有一次儿子回来说班里有同学被‘抓’了,班级因此还被扣了分,班主任就批评了全班同学”。

扫码添加助手号为好友

进入杭城家长群聊

半年间,多家媒体呼吁、各地教委表态、政策明确要求:“把课间还给孩子”。可以说,破除“课间圈养”已成共识。

而实际上,教育部2021年5月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一些地方也做出积极改变,但遗憾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孩子依然没能在课间走出教室。

学校在课间时不让孩子去操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怕学生受伤。一位老师说:“学生一旦在课间跑来跑去受伤了,家长会向学校要求赔偿,还会让相关学生家长赔偿,是个麻烦事儿。”

网友观点不一

此事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许多家长对此深有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反映,“好几个班都有腰椎有问题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表示能理解,“老师和学校也是出于安全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综合网络 编辑 / 班主任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男子用AI“复活”已故父亲安慰91岁奶奶:奶奶不知他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