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每逢北京大雪纷飞,
这句话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红墙金瓦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
让气势恢宏的皇家建筑群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雪中的北京故宫太和门-微胖六爷
▲大雪纷飞的故宫午门和内金水桥-微胖六爷
这种庄严肃穆,
既来自银装素裹的妆点,
也来自明清帝都的规整秩序。
当你摊开北京地图,
会发现一条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
几乎可以将二环内的城区完美对折,
被梁思成赞为:
“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中轴线地图
如今,北京中轴线已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中轴线,
将被更多的人认识。
在故宫中和殿内,
有一块写着“允执厥中”的匾额,
这四个字出自《尚书》,
表达了古代帝王不偏不倚、保持中正的执政理念,
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理念的产物。
▲冬至的阳光洒在“允执厥中”的匾额上-朝乾
紫禁城作为中轴线的中心,
更将这种极具秩序感的对称美发挥到极致。
▲故宫
站在景山顶端的万春亭
能非常直观地一睹这条完美的中轴线。
这里是紫禁城北面的制高点,
能将整座宫城尽收眼底。
从神武门、后三宫、前三殿,
到午门、端门、天安门……
排成一条整齐的队列,
两侧的东、西六宫,文华、武英两殿
互相呼应,完美对称。
▲景山视角的故宫,完美对折-钟楼怪人
这种极致的设计,
正是“允执厥中”的帝王意志的体现。
▲雪中乾清宫-微胖六爷
▲极具规整之美的后宫院落-钟楼怪人
故宫建筑群色彩饱和度很高,对比强烈,
加上白雪的点缀,
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日晷上的积雪-微胖六爷
▲金色琉璃瓦上的冰凌,同样十分整齐-微胖六爷
▲宫殿前的铜鹤屹立在雪中-微胖六爷
考古学家发现,
早在二里头遗址就已经存在这种中轴线布局。
而北京的中轴线,
正是这种都城秩序的集大成者。
中轴线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南北延伸,
既连接了诸多皇家祭祀建筑群,
又规范了千家万户的坐落朝向。
北京中轴线南端的东侧,
是明清皇家祭天的场所——天坛。
天坛,是皇帝们表演“君权天授”的舞台。
在建筑上,天坛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坛地图
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
明清两代的每年正月,
皇帝都要从紫禁城出发,
在祈年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雪中天坛祈年殿-微胖六爷
▲祈年殿-微胖六爷
但事实上,祈年殿南侧的圜丘,
才是天坛的绝对主角。
每年冬至的“南郊祭天”就在这里举行。
▲天坛圜丘-图虫
连接圜丘与祈年殿的,
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
不同于故宫中轴线的御道,
这条大道最中心的道路叫做“神道”,
是“老天爷”专用的。
祭天时,皇帝走东侧,王公大臣走西侧。
天与人完成了互相感应,合为一体。
▲雪中的神道-微胖六爷
▲雪中的神道-微胖六爷
天坛的东侧,是斋宫建筑群。
祭祀前,皇帝在这里斋戒以示虔诚。
▲天坛斋宫-微胖六爷
天坛可以看作是个关于天的主题公园,
内部空间极为空旷,
给人留下一片完整的天空。
600年来,
这些空旷的场地成了松柏野蛮生长的空间,
▲古松古柏冬季依旧苍翠-微胖六爷
中轴线的两侧,还有众多皇家祭祀建筑群。
通过这些建筑群,
明清帝王得以担负起沟通天人的责任。
中轴线不光是皇帝和达官显贵的,
也是寻常百姓的。
位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
在元明清三代承担报时的角色,
千家万户,在晨钟暮鼓中昼作夜息。
▲钟鼓楼地区
▲北京四合院和钟、鼓楼的雪-图虫
秉承古人“前朝后市”的建都理念,
钟、鼓楼一带早在元朝就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灰色的瘦钟楼-钟楼怪人
▲红色的胖鼓楼-钟楼怪人
鼓楼向南,就是什刹海,
结冰的湖面成了游客的乐园。
▲什刹海冬日冰嬉的游人与远处的鼓楼-微胖六爷
▲什刹海结冰的湖面与远处的石桥-微胖六爷
中轴线北段西侧的北海公园,
早在金代就是皇家园林。
美丽的白塔、波光粼粼的水面、
四周环绕的绿树红墙,
还有络绎不绝的游客。
▲雪中的琼华岛与白塔-钟楼怪人
▲雪后晴朗天气下的蓝天与白塔-钟楼怪人
中轴线南段的前门大街、大栅栏一带,
是老北京最具烟火气的地段。
▲前门地区
如今的北京,
不再是苦寒的北境边城,
不再是封闭的封建帝都,
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北京的中轴线还在向南北继续延伸
它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
文字:绯红之猪
审校:朝乾
排版:多图
制图:果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