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的一天,开国大将粟裕离开了北京,到边境地区考察。这一天,他来到了西北的吉林巴丹沙漠,在居延海平原一带,远远地看到了隔一段距离就有的大“沙包”。

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他知道,这就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建的人造山工程。他来这里,一边是勘察,一边就是来看看这个工程的。可是,当他下了车,近距离察看后,顿时皱起了眉头,竟然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工程不能再搞了。

身边的人听到后,都惊讶地愣在了那里。秘书以为是粟裕自言自语声音大了,他便向粟裕靠近了一下,提醒他说这是军委的计划,是不能随意发表意见的,提醒他让人听见不好。

可谁知,粟裕根本没理这个茬,又直接大声地问,一个人造山造价是多少?

现场的工程部队负责人立即回答说,5000万左右。因为既有地上堆土方的工程,又有地下挖工事的部分。

人造山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造山工程

粟裕听后,直接把帽子摘了下来,恨不得摔在地上,几乎带着愤怒的口吻讲,这个工程没啥用必须停,这是劳民伤财啊。

在场的人听后,都愣在了那里,没想到粟裕看到人造山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而且几乎是以不容质疑的口气说了自己的观点。毕竟,这是几年前就已经开工的重大工程了,而且还是军委制定的计划。

那么,粟裕为何会发出这样愤怒的感慨呢?他知道,大家都盼着他能给出答案,说出他的想法。于是,他平复了情绪,解释了一下。

他对大家说,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早就变了。早已经不是过去那种靠步兵冲锋、攻坚的模式了。苏联现在有强大的空军和伞兵,他们在战斗发起前,看到了我们在平原地区构筑了工事,肯定会先派空军来轰炸的。

苏军空降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军空降兵

设想一下,就算我们的工事再坚固,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的防空力量还很薄弱,尤其是西北地区几乎没有过硬的防空力量,能禁得起苏联空军的轰炸吗?人家再投一些伞兵,直接到我们后方,这个东西不就是一个摆设了吗?

讲完这个理由,他又讲道,就算是苏联采取了地面进攻,人家的装甲部队就会突袭,这个工事对敌人装甲有什么效果呢?再说了,这个工事现在向前推的这样厉害,实际上就与我们的后方有些脱节了,将来把人部署在里面,人家围你个一两个月,就全都完了。

更何况,这个东西一个造价就是5000多万元啊。他指出,现在正是我国困难时期,这个东西现实的作用又能发挥多少,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工程啊,这给国家和老百姓造成了多大的负担啊。

人造山工程(空中俯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造山工程(空中俯看)

粟裕越说越激动,再次强调说,一定要停下来,回去他就去找周总理说说,这个工程不能再搞了。

实际上,粟裕知道这是军委早已实施的计划,现在他急切叫停,除了上面讲的他的主要考虑外,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粟裕的情怀了。此时,他虽然远离了军队指挥核心,但他一直惦记着打仗,一直心系着国防。

1969年,中苏关系交恶后,特别是珍宝岛事件以后,苏联在我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局势骤然紧张,毛主席和党中央决策,必须准备打仗了。并强调说,为了防止苏联长驱直入,一定要多搞几条防线。

粟裕一直是党中央储备的将来可以打大仗的重要指挥员,而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他自然要对边境的情况了如指掌。于是,在周总理等人的要求下,在报请中央批准后,他离开了北京,开始考察边境地区的防御建设情况。

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这一次,他从北京出发,到了西北又到了东北,行程50多天,考察边境有7000多公里,察看了许多设施,也发现了很多防御的漏和问题,他都是一一记录在案,做到了心中有数。

回到北京后,粟裕专门写出了考察报告,并就人造山等问题,专门向总理作了汇报,并强烈建议叫停这项工程,周总理当即表示了同意,后来这项工程就停了下来。当然,后来中苏局势得到了缓和,人造山工程也永远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