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独角兽企业、灯塔工厂一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是制造强市、工业大市的竞争焦点,并因其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作为重要考核标准而“含金量”相对更高。随着全国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已出,各省市区、各个城市的制造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山东成为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最多的省,宁波继续坐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第一城,但深圳加快了追赶的步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所属的领域也更趋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域排名,山东暂列第一,鲁苏浙领先粤

结合第一批至第八批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及复核通过名单,根据统计口径,山东从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大省中脱颖而出,成为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但山东与浙江、江苏的数量差在15家以内,随时可能被反超,暂未迈上200家门槛的广东位居省域第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有北京、湖南、福建、河南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量超过50家,位居第5至8位,湖北和上海位居第9、10位。让业界比较意外的是,一直被诟病“去工业化”的北京此次领先于上海,而产业大省、制造业重镇四川和重庆,以及安徽、河北均未能进入总量前十行列。

截至目前,港澳台地区之外,尚有青海和西藏两个省区未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城市竞争,宁波蝉联第一,深圳增量第一

从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示名单来看,深圳以29家位列增量第一,几乎是一年时间增长了广州的该领域企业总量,再度拉开了与广州的差距。从深圳的新增企业名单来看,其重点发力的“新三样”、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表现非常亮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波和北京的增量均为21家,宁波蝉联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城市总量第一,其也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突破百家的城市,北京则证明了其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底蕴不容小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有南京、上海、苏州、天津、东莞的增量达到或超过10家,均为传统制强市与工业大市,其中南京的增量较之以往创下新高。青岛、广州、烟台、佛山、南通、常州、西安、无锡等城市的增量也在5家以上,而成都和重庆依然表现不佳。

近年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分布范围逐步扩大,不光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常州和苏州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地级市也开始涌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品类进化,第一批到第八批,茅台、钢琴到芯片、新材料

在细、在精、不在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受益国家布局和扶持的并不多,而是经历了残酷的市场洗礼,高额的市占率是最充分的说服力,这也致使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都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纵观第一批至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名单,企业及产品的领域愈发“高、精、尖”,从第一批名单里茅台和钢琴在列,到越往后的批次,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通信设备等领域出现的频率越高,产品名录依然精细,少见所谓的“大件”,但“含科量”“含金量”高了不止一个量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梯度培育,“小巨人”多则“单项冠军”多?

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深耕细分产业领域,拥有硬核科研实力,且有一定的品牌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是衡量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一定程度上呈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则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多的现象。各地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的表现如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