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走了,孙少平回到了煤矿,但《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的疑惑至今无解,并一直在捉弄着年轻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让你读了那么些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为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你从小就在这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你现在就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小子,加上你的体魄一定会成为一个相当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前段时间,一位博主通过视频讲述了“北漂”回到家乡县城后的见闻——原以为落后的小县城,消费水平向一二线城市看齐;原以为自己回到县城能够“降维打击”,没想到曾经的同学朋友名车豪宅样样不落,良好的家庭背景足以让他们吃穿不愁,过着一二线年轻人难以享受的优渥生活。视频发出后收获超百万浏览量,引发网友讨论:曾经拼尽全力走出县城的年轻一代,真的选错了吗?

热搜更是由此延伸出关于县城婆罗门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种话题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换了一个词。

所谓的婆罗门,其实就是“门阀”,是一个社会资源的集中占有群体,是权贵阶层。

这是历史规律,很少有人能够左右。屈指一算,在中国历史上,也不过几十次。

然而我们可见的是,每当这种返乡高峰期,都会引发类似于城乡反差的热议。

从“逃离北上广”到“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家乡容不下灵魂”,再到这些年的“小镇做题家”“县城婆罗门”等等,其实大家就是关注的一个问题:年轻人想要跨越阶层,越来越难了。

这是一种事实,在这种事实中,又夹杂着某种高傲的失落。以至于这些年轻人回头看向自己出生的地方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俯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这些小镇的生活水平远超自己时,不得不开始反思、平视,然后是冷嘲和远离。

实际上,哪里没有婆罗门。

在大城市,因为容量足够大,大部分人连婆罗门的门都不知道在哪。这就是陷自己于一种茫然无知的快乐。

本质上,和那些没读过书,在家乡打工做着小生意的同学、同乡没有任何区别。

从这个层面上看,这两类人都是同一种人。

都是被自己眼界所局限、所困惑的人。

无非是,前者更喜欢展示自己一点穿越历史的认知,在互联网上博取一番流量。

遗憾的是,他的这些认知,全逃不过孙少平之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