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一度火爆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如今走向了分水岭。

这个品类依旧能出“爆款”。比如,华商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于2月20日启动发行,募集上限50亿元,不仅一日售罄,还启动比例配售。

但不再被无差别哄抢。年内发行的另外2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销量颇为冷清:募集上限设定为100亿元的汇泉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最终只卖了2.55亿元;达诚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将募集上限设为50亿元,最终销量只有5.08亿元。

而此前成立的产品中,部分百亿“爆款”规模缩水了七八成,也有个别产品规模逆袭,跻身百亿行列。

从出道时不温不火,到后来成为“爆款制造机”,再到如今规模大分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经历了什么?

“货基替代”一度爆火

2021年12月3日,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启动发行。

这类产品主要跟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主打的卖点是“货基替代”,预期收益比货基略高,流动性弱于货基,整体风险较小。

当时上证综指处于3700点上方,以宁指数为代表的权益产品赚钱效应显著。相比之下,这类创新产品虽有亮点,但收益的吸引力有限。

在单只产品募集上限100亿元的情况下,6只产品总共卖了152.39亿元。其中,首发规模最高的是南方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卖了81.27亿元,其余5只销量在6.44亿元-24.1亿元之间。

对于这一发行“成绩单”,业内当时的评价是“略低于预期”。

有基金公司人士解释个中缘由,是因为同期新发基金数量较多,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并没有作为重点产品去销售和宣传,发行档期也比较一般,最终销量一般,也是在预期之中。

直到第二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才迎来爆火。

这类产品受到关注的契机,是因为2022年一季度,国内市场股债双杀,资金避险需求上升。当年4月-5月,第二批和第三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售时,这类产品成了“爆款制造机”。

第二批的6只总共募了417.73亿元,出现了2只百亿“爆款”;第三批的6只整体募集金额更高,达到448.15亿元,其中2只募满了100亿元;这两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中,最差的一只也卖了33.25亿元。

这一年,市场持续震荡。基金公司加速布局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年内累计发行了40只产品,发行规模合计2211.2亿元,诞生了7只百亿“爆款”,另有3只首募规模超过99亿元,离百亿仅一步之遥。

百亿“爆款”规模大缩水

进入2023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热度褪去。

这一年发行的30只产品,首募规模合计只有665亿元,只有4只首发规模超过50亿元,销量最高的一只规模为69.18亿元。

与此同时,存量产品规模缩水严重。据Wind统计,截至2023年底,市场上一共成立了7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合计1633.4亿元。

光看这个数据感受不到冲击。但如果统计这76只产品的发行规模——3028.6亿元,就会发现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总体规模缩水了近一半。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底,这76只产品中,有55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缩水。其中28只缩水超20亿元,11只规模降幅在50亿元以上。

可以看到,规模缩水排在前6位的产品,曾经都是百亿或准百亿“爆款”。规模下降最多的是建信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发行之初规模达到99.91亿元,到去年底只剩15.98亿元,降幅达84%。

紧随其后的是平安、招商、华夏、汇添富、工银瑞信旗下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分别减少了78.06亿元、77.31亿元、75.71亿元、70.77亿元、68.0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受到热捧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为何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被投资者大幅赎回?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刘思妍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分析,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初期,权益市场处于持续震荡局面,投资者避险情绪提升,低风险产品扩张明显,而在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为了低风险资金的首选。

但随着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火爆,大中小公募基金公司密集发行该类产品,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出现了产品数量扩容但规模大幅降低的现象。

“除此之外,投资者对产品的选择通常会受到利率波动、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近期市场环境友好的债牛行情下,资金流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债基,导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刘思妍表示。

虽然大部分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都遭遇了产品缩水,也有少数产品后来居上,实现规模的逆袭。

鹏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规模上升最为显著,两年时间里,基金规模从成立时的24.1亿元,一路攀升至100.05亿元。此外,富国、华安、国联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增长均超4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半年报和年报披露,这4只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比例始终在80%以上。由此可知,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零售端的持续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