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周浩导演来到福建省武平一中,开始纪录片《高三》的拍摄。
20年过去,他第一次正式在网络上发布了此片。
2024年3月,周浩导演开通了B站账号,坦陈在这里,「也许是跟观众打交道最好的地方吧」。
他发布的第一支作品,就是纪录片《高三》。简介里,他写道——
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不知此时此刻的你回忆起或年代久远、或刚刚过去、或即将面对的高三,心中涌起的,又是怎样的感受?
就像片中班主任王锦春所说,无论喜欢与否,接受与否,或许所有人都不得不经历这一年。
其间的曲折与悲喜,冷暖自知。
导演周浩说,他并不认同一些观众对本片的评价:励志片。
也有人问他,拍这片子是不是对高考制度有什么看不惯的地方?
周浩每一次都会回答,没有。
他认为《高三》并不是在谈高考,而是在谈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之下,是如何长大的。
在他心里,纪录片就是一种融合的方式,让不同人之间多一层了解,让人们多一种视角去看自己以前好像很坚定的事情,这对我们了解世界会有帮助。
《高三》选择龙岩市武平一中作为拍摄对象,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小插曲,最初周浩想到拍中学、拍高考,湖北黄冈中学本是他拍摄对象「第一志愿」,但对方拒绝了)。
武平一中是重点高中,是全县的希望,高考成绩连续几年都是全市第一。校长都说:一中考不好,全县都考不好!
武平一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起早贪黑一天只能赚十几块钱,却都不遗余力支持孩子读书。
王锦春一个劲儿鼓励学生们考出武平:这地方,铁路不从这里过,高速公路没有(注:现在已经有了),也没啥什么资源,武平人想要出头,只有一条路,考出去!
对于很多孩子而言,高考是可以实现阶级壁垒突破的唯一途径。
《高三》选择班主任王锦春作为拍摄对象,也是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在第一次见面时,王锦春就给周浩留下了深刻印象。
吃饭时,这位语文老师竟背出了12年前自己一位学生的一篇作文。他的恣意与自我,他的热情,都让「高考」这辆一往无前的战车多了些温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