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方言苏北话里,“稖头”、“晏了”、“呟人”、“卷了一脚”、“上街”这五个词你会写吗?

江淮方言系列淮下书生已经做到第四期了,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欢和关注,反响不错。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书生会持续更新的。

今天我们再探讨五个你熟悉的方言字词!

第一个,“稖”(bàng),稖头。苏北话“多吃点粗粮,弄点稖头吃吃!”稖头就是玉米的意思,也可以写成棒头,木棒的棒。

稖头就是玉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稖头就是玉米

玉米作为很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却比同样是粮食作物的水稻和小麦,多了五花八门的称呼。全国各地对玉米的叫法多种多样,比如包谷、包芦、苞米、木棒、玉蜀黍、大芦粟、玉茭、玉麦、番麦、粟米、珍珠米、麻蜀棒仔等等。

稖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稖的解释

我不知道你们老家如何称呼,反正在苏北盐城,它就叫稖头,你们记一下,下次就知道怎么写了)!

第二个,“晏”(án),晏了。苏北话“不早点起来,上学校晏了!”“今天路上堵车,上班晏了!”晏了就是迟了,晚了的意思。

晏,就是迟了晚了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晏,就是迟了晚了的意思

《山乡巨变》这部小说中写到:“邓秀梅赶到清溪乡,天色还不晏。”

这个晏现在的汉语拼音是yàn,án是我老家话的读音。不过我觉得还是读án比较好,比如唐朝韩愈的诗句:“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如果读yàn,就不押韵了。你们当地怎么读的,大家可以告诉我!

上学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学晏了

第三个,“卷”、“呟”(juǎn)。苏北话“这个家伙会卷(呟)人!”“张三李四吵起来了,瞎卷(呟)!”卷(呟)就是骂人的意思。

卷骂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卷骂的解释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一回写道:“一片声发作,只问说是谁的主意, 口里胡言乱语的卷骂。”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写道:“他还嘴里剥喇的, 教我一顿卷骂。”

这里注意一下,这个“嘴里剥喇”也是我们当地方言词汇,相当于嘴里不干不净、骂骂咧咧的意思。

卷(呟)作为骂人的词汇,在天津、山东、河南、四川、广东等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使用。不过大家要注意一下,它有两种写法,卷和呟都可以使用,都有骂人的意思。卷也可以加个提手旁变成捲,是相通的。

呟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呟的解释

第四个,“踡”(juǎn)。苏北话“你再蛮,我一脚踡死你!”东北话“这小子跟我装社会人,被我踡了一脚!”

踡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踡的解释

这个字是我在东北的时候,东北人形容踢人也叫“踡了一脚”。字典上这个踡有两个读音,读quán时,同“蜷”,屈曲,弯曲的意思;读juǎn时,就是踢的意思,引申为斥逐!

第五个,“街”(gāi),这个字大家都会写,主要说的是读音。苏北话“今天上街买点菜!”“下午没事去逛街吧!”街就是城市街道或者集市的意思。

街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的解释

这个街现在的汉语拼音是jiē,gāi是我老家话的读音。有意思的是,北到东北,南到广东,全国各地大部分方言都读gāi,但普通话用了jiē的读音。

街道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道照片

以上就是今天的五个江淮方言苏北话词汇,大家关注一下,这个系列我会持续更新!不准确的请指正,如果你有想到而我还没想到的,记得分享给我吧!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