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从此大唐由盛转衰。而会爆发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唐玄宗已经不复曾经的英明睿智,导致藩镇做大,并没有任何防备,最终安禄山、史思明等人发起了安史之乱。

但是有人曾说,如果有一个人不死,安禄山根本不敢反,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还被后人说是奸臣,那么这个人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而这个词就是出自这个奸臣,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相李林甫。

李林甫也是唐朝的宗室成员,年轻时期是一个纨绔,但是善于钻营和溜须拍马之道,因此在进入官场后,得以快速升迁。在开元十四年,李林甫升至御史中丞,后来又在刑部和吏部任过职。

为了能够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获得更多的权力,李林甫与宫中的宦官和妃嫔结交,之后又得到侍中韩休的赏识,官途可谓是平步青云。

到了开元二十三年,李林甫已经官至礼部尚书并且与张九龄同为当朝宰相。不久后,唐玄宗将张九龄等人罢免,李林甫却是升至中书令,成为当朝最有权势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年间,因为早期的唐玄宗励精图治,再加上姚崇、宋璟等贤相的治理,唐朝进入到开元盛世。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刑部判定的死刑案仅仅只有58例,为历年最少,因此唐玄宗认为是宰相治国有功,也就是觉得这全是李林甫的功劳。殊不知,这是李林甫享受到前几任宰相的余荫。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李林甫一直都得到唐玄宗的宠信,但是他根本不是那种贤臣。李林甫掌权时期,他开始大力排除异己,多次诬陷朝臣,还想要动摇李亨的太子之位。

在天宝五年,李林甫针对太子,设下一场阴谋。在他的算计之下,大量支持李亨的朝臣,或者被贬,或者被杀,其中就包括韦坚、皇甫惟明、李适之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他掌权时期,向唐玄宗提了一个建议,这也导致唐朝的藩镇之祸,直接造成安禄山的做大。在天宝十一年,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相权,因此要断绝文臣出将入相的根源。于是向唐玄宗提到:

“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

唐玄宗觉得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虽然这项决策确实为朝廷提拔出如高仙芝、哥舒翰等非汉人名将,但是也导致安禄山长期镇守河北,成为当地实际的土皇帝,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林甫的灭亡与杨国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杨国忠想要成为宰相,但是李林甫一直看不起对方,不让其如愿,这就让杨国忠怀恨在心。杨国忠作为杨贵妃的族兄,唐玄宗非常信任对方,因此杨国忠多次向唐玄宗进谗言。唐玄宗虽然不信,但是对李林甫也逐渐疏远。

到了天宝十二年,李林甫病重,最终离开人世。在其死后,杨国忠诬告李林甫曾经谋反,最终李林甫的子孙全部被流放。

此外,别看安禄山后来兴起了安史之乱,但是对于李林甫是极其尊敬和畏惧的。因为安禄山曾经与李林甫当面交流过,在对方面前,安禄山觉得自己的心思都被看透,这让他非常害怕。再加上李林甫身居高位数十年,早已有了威势。因此安禄山对李林甫十分惧怕,在其在世时,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而在杨国忠掌权的时候,就开始嚣张跋扈,开始准备造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林甫在位期间,因为其排除异己,导致朝中奸佞众多,但是开元盛世的底子犹在,因此并没出太大乱子。虽然他确实是一名奸相,但是如果他在世,安禄山可能不敢贸然兴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