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是无止境的探索,每一段旅程都会为人生增加厚度和广度。旅行是人们对庸常生活的暂时超脱。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我们能看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黄鹤楼,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岳阳楼,有“山高不碍天,水流必东注”的喜马拉雅,有“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山。”的紫禁城,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凉州。旅行让我们体验到另外一种生活,让我们看到更加广阔的视野,感受到更加新鲜的事物。

说起武威,相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赞叹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千古名城。作为河西走廊的西大门,她在几千年的坚守中,总是那样低调隐忍,然而,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古诗词中常提到的“凉州”两字时,原来赫赫有名的古凉州就是今天的武威。

▲古凉州3D图(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凉州3D图(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

武威,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是“商旅往来,无有停绝”的河西都会,从汉魏初创到五凉繁荣后至盛唐巅峰,这座苍茫的西北古城到处都是道不尽的故事和传说。自西汉元狩二年,骠骑大将霍去病横扫匈奴大获全胜之后,武威,有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也是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下的四郡之一。

▲霍去病浮雕(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去病浮雕(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著名诗人岑参还写下“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诗句。你看他们,不但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把生活安排得如此诗情画意。在这样的生活氛围里,他们把更为浪漫的愿望写进了琵琶里,写在了羌笛中,写入了浑厚苍凉的大地上……在大唐以前,武威一度成为了可以和长安、洛阳这些繁华城市相媲美的国际大都市,那些格外荣耀的背景,为这座祁连山下的名都,注入了气度非凡的魂魄。

▲凉州词(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凉州词(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和政权,不管是早期的匈奴,还是后来的吐蕃、吐谷浑、党项、回纥……他们的身份早已经模糊不清了,那些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记录,复杂的血统延续,早已经淹没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大交融里了。曾经,这里是“天马”奔腾的疆场,那个为大汉王朝供养良马的地方,这里,曾一度成为了一个王朝最荣耀的标志。

武威最大的精神并不在于此,而是在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浪漫追求里。那些出土的大量的有关马的造型可以为证,自古以来奋发进取的实践可以为证,在包容的人文氛围里完成的一次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可以为证,巍巍祁连山可以为证!这座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已成为当下国内外旅游的热点。

▲马(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说起寺庙,很多人都会对它充满一种神秘感,武威的寺庙也颇有特色,尤其是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这位西域高僧,曾武威讲经,大兴佛教,客居达十七、八年之久。鸠摩罗什寺就是后凉国王吕光为了安他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而成的。后秦期间,鸠摩罗什被新皇帝姚兴迎至长安

从此,他在皇家译场里潜心译经,至圆寂前翻译了《大品般若经》、《妙法莲花经》、《金刚经》等几十部几万卷经典佛经,为佛教用汉语在中国的传播和弘扬,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鸠摩罗什译经义圆通,字字珠玑。他生前发誓:“如所译经典无误,死后焚身舌不烂。”并留下遗嘱,死后将舌头葬于武威。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逝世,武威人民为纪念他,在武威修建了罗什寺塔,并遵遗愿将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埋葬于塔下。

我们今天参观到的寺院和佛塔,已不是1600年前的古刹。因为武威1927年发生过7.7级大地震,城内的很多名胜古迹被毁坏殆尽,罗什寺也没幸免。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体是1934年在原址重修的寺院,虽为重建,但那份庄严和厚重感,依然闪耀着历史光芒。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首,能荣幸亲临其早年弘法道场的遗址,我相信,鸠摩罗什寺的佛光一定穿越千年,普度众生,眷顾我们一生平安。

武威文庙,这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文庙,由文昌宫、孔庙、儒学院三部分组成,遵循的法则就是“儒道合一”、“庙学合一”。文庙独具特色的是桂籍殿,殿内悬挂着44块历经沧桑的历代匾额,多由地方名士、饱学鸿儒书写,意蕴高远,发人深思。其保存数量之多实属国内罕见。武威文庙没有正大门,游客进入参观必须从侧门进,游完文昌宫后再从旁边一堵高墙中间开的小门跨入,前往孔庙。据说,设置侧门而进是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敬。而筑高墙(万仞宫墙)于孔庙前,则是象征孔子学问精深、德行高远,非常人所能仰及。

▲文人匾额(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人匾额(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全国第三大的孔庙,历经500多年历史,自古就是凉州文人墨客祭祀孔子的圣地。如今每逢高考,学子们都会来武威文庙祭拜孔子,走走状元桥,这里俨然成为了学子的热门打卡地。祭拜孔子,走一遍状元桥,已成为当地考生们固定的仪式。

▲状元桥(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状元桥(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很多人都知道在宁夏有一个西夏王陵和西夏博物馆,它们是探寻这个神秘王国历史踪迹的重要教科书。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武威,其实也有一个西夏博物馆。该馆与武威文庙隔路相望,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花上一个多小时,就可以了解到把这个曾统治河西走廊直至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广袤土地的西夏王国是怎样诞生又为何消亡的历史。馆藏的珍贵文物,能让你直观感悟那神秘雄浑的西夏王朝及武威在西夏时期的辉煌岁月。

全国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为后人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和经济社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典籍。此外,该馆还展示了雕龙石柱、石马、佛经、佛画、铁甲衣、西夏瓷器、官印等等最具代表性文物和专著、论文等,诸多的历史之谜,均能从这些展品和研究文献中探得解惑的蛛丝马迹,勾起无尽遐想。

▲西夏碑(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夏碑(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走进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汉墓,广场上的马踏飞燕铜雕,高高矗立在大理石柱上,铜奔马昂首奔腾、脚踏燕子的独特造型早已为我们熟悉,如今也成为中国旅游的官方标志。在“马踏飞燕”后方,还有出土的车马仪仗俑,放大版的铜车马仪仗俑陈放于此,几十匹铜马形态优美,展示了墓主人生前的威望与地位。当你沿着雷台下方开辟的参观甬道,躬身进入到深埋地下的汉墓,这里出土的200多件珍贵的文物在博物馆展出,汉墓也被专家称之为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地下博物馆。身居此景不由联想到武威市文化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天马行空,自在武威”。

▲铜车马仪仗队(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车马仪仗队(拍摄/制图:武威大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临别武威,不妨再来登上古朴雄伟的凉州昭武门(南城门楼),一览今日凉州的繁荣盛世。南城门始建于隋朝,明代重修,近代地震坍塌,2001年复原。多舛的命运,见证了这座古城凤凰涅槃的生命轨迹。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这场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需要用心修炼和参悟!愿你我,每天都用心生活,用热爱去点燃这俗世的人间烟火。

*声明: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大马文化】。本文所用图片视频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