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宦官、太监,人们总是会想起中行悦、赵高、魏忠贤的坏人,总认为他们都是被阉割之后进宫服侍皇帝及后宫,咒骂的时候叫一声“死太监”,是很解气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无论宦官也好,太监也罢,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不需要阉割的,太监更曾经是一种高贵的称号,即使是下定决心挨了那一刀,也不很少有资格称为太监,有时候一个时代可以称为太监的,也就那么三五个人。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我们关于宦官与太监的认知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就不全是阉人,就更不要说春秋张国乃至更早的夏商周了。

宦的本意就是奴隶主或者皇帝的奴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奴仆,所以为帝王服务(做官),也就被称为“仕宦”。

我们翻开史记就可以看到,满纸的“宦”字,而这个“宦”,就是当官的意思。后来的诗文中,要是按照今天的看法,王勃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有两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翻译过来就很不堪了:“咱哥俩马上就要分别了,没办法呀,谁叫咱们没那东西了呢!”再有课本上学的《孔雀东南飞》,有一句“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就成了“有个太监,生了个好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述了那么多,回到正题,其实宦官的意思就是皇帝的近臣,因为按照《周易》的说法,挨着“帝星”最近的,就是“宦官四星”,尽然皇帝对应的是“帝星”,那么皇帝的近臣自然也上应星宿,就是“宦官”。

很多人都认为赵高就是个宦官、刑余之人。而事实上,说赵高是宦官还靠点谱,因为他做过中车府令,那是皇帝的近臣,但是“犯罪受刑”的,是赵高他妈,而赵高他妈犯罪服刑(宫中劳役)的时候还生了赵高兄弟几人。

从小“为宦”的赵高还生了个女儿,嫁了个丈夫叫阎乐,还参加过赵高的叛乱密谋。有人说,赵高那个女儿是养女,可是赵高要传宗接代为什么不收养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宦官和太监并不是同时出现的,不一定非得阉了的人才能当太监,就是阉割过的人进了宫,也不一定就有资格当上那个千里挑一的太监。

人们只知道宫里的男人除了皇帝都是太监,却不知道宫外也有太监。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以“监”为名的机构最常见的有十五个,分别叫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司礼监,内官监,司设监,御马监,尚膳监,御用监,直殿监,印绶监,尚衣监,都知监,神宫监,尚宝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的三个叫外三监,后面的十二个叫內监。还有不常设的将作监、符玺监、军器监、都水监 。那些部门的一把手分别叫监或者监正、太监,副手叫少监,仅在唐朝,就有殿中省、秘书省、司天台、将作监和少府监等少监,还有中监。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钦天监汤若望、比如杜甫也写过《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元朝的秘书监,一把手叫秘书卿,下边有几个助手,分别就叫太监和少监,而在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的一把手都叫太监,而且这个“太监”居然还可以世袭——老子是太监,长子可以接班做太监。

宫里阉割过的男人全叫太监,那是清朝时候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