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忘初心 向善而行

淮南市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民政局以“善行淮南”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宣传普及工作,完善慈善配套相关政策,夯实慈善平台,倡导慈善捐赠,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助学、救灾以及发展乡村振兴事业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慈善活动,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重要补充作用。

坚持深入宣传 实现“全民参与”

只有激发全社会的慈善公益热情,才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2023年,淮南市慈善总会积极组织开展第9个“9·5中华慈善日”暨“淮南慈善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以“汇聚慈善力量,助力淮南发展”为主题,通过慈善知识宣讲、展板宣传、宣传册发放、公益活动互动等形式,全面展示慈善事业发展成就,让更多的市民零距离走进慈善,了解慈善。淮南市累计开展12场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5500余份,参与社工145人,志愿者550人,制作展板13块。同时制作慈善专题在市民政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发布,通过案例,生动、形象地普及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慈善信托”等慈善法相关知识,传播慈善文化,激发大众慈善。2023年以来,全市通过“慈善一日捐”和“幸福家园·99公益日”线上筹募等活动以及定向捐赠、设立冠名基金等形式,累计募集善款657万余元。2024年春节前,淮南市慈善总会联合县区慈善协会,在“淮南发布”等新闻媒体上发布了“新春家乡情,慈善伴我行” 募捐倡议书,向春节期间返乡的淮南籍爱心人士发出为家乡献爱心的倡议,截至2月20日,全市共收到捐赠款物价值130万元。

坚持规范管理 实现“有章理事”

淮南市民政局注重规范管理和系统谋划。2022年5月,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等单位共同制定《善行淮南行动方案 ( 2022—2025年)》,健全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慈善,培育多元慈善主体,创新慈善活动,加强慈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淮南特色慈善事业新生态。强化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完善市慈善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市、县两级慈善组织全部实行网上年检年报,对发现的问题,采取行政约谈和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其按期整改到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慈善组织开展抽查审计,确保慈善组织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合法合规。严格建立问题惩戒机制。根据慈善法和安徽省实施慈善法办法的规定,联合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对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被惩戒对象禁止参加评选各类评奖,并列入有关黑名单,确保慈善事业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创新驱动 实现“多点开花”

淮南市民政局全面推行社区(村)慈善基金工作。2023年10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动社区(村)慈善基金发展的通知》,积极探索“救急难”互助社、“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和社区(村)慈善基金融合发展,并逐步在全市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1个社区(村)设立了慈善基金,其中凤台县、毛集区和经开区实现了全覆盖。社区(村)慈善基金作为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村)精准定位慈善资源,募集专项资金,锚定居民需求,开展捐赠活动,实施普惠项目,公示基金账目,促进慈善在社区的落地,让慈善资源从聚集到慈善目实现最短距离,在推动多方治理体系建立、构建良好社区秩序及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精准实施“一老一小”慈善项目。2023年,市慈善总会拿出4.6万元为全市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购买消毒湿巾等防疫健康用品,引导困境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市慈善总会投入项目资金40.5万元,2023年2月,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专业社工机构进行承接,在6个县区分别实施3个“慈善助老”和3个“慈善助童”项目,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独居困境老人提供专业评估和服务。持续开展困难医疗救助。围绕淮南市“50项民生实事”,市慈善总会在认真梳理筛查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7.1万元,帮扶血友病困难患者22名,恶性肿瘤、心脏大血管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困难患者35名。为了进一步关心、帮助全市困难群众治疗眼疾,市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淮南润子禹商贸有限公司、市泽明眼科医院共同成立淮南慈善复明行动专项基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复明行动,帮助符合手术条件的困难家庭的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信息来源:慈善公益报 李娜 马雪纯

淮南发布(ID:huainanfabu)整理发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淮南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