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今日(22日)从成都新津区获悉,3月21日,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验线上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辆氢能源市域列车生产下线于成都新津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成都中车长客生产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车下线仪式

全国首列

成功达速试跑

此次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此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

试验数据显示,列车以16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仅为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此次按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还首次验证了氢能列车在-25℃至35℃环境温度下的实际性能,试验结果中各指标均达到车辆设计要求,车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中车长客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自主研制

集成多项前沿技术

据了解,该列车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联合成都轨道集团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于2022年12月28日首次在成都新津下线。

氢能市域列车采用氢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相结合的能源供应方式,能量由氢气和氧气在氢燃料电池中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反应产物仅为水,反应过程平稳,噪音小,具备环保、零碳的特征。

由于摆脱了接触网运行条件的束缚,车辆可广泛应用于现存的非电气化线路区段,大幅提升市域车辆的应用范围,还避免了进行电气化改造带来的庞大基建投入和维护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车内部

同时,车辆集成了众多智能前沿技术,司乘体验更舒适。在智能控制方面,车辆采用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赋予车辆自动唤醒、自动启停、自动回库等智能行车功能。优化了车辆控制流程,极大地提升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在智能监控方面,设置多个智能检测系统,数千个智能传感器,像带着随车医生,随时自体检、自感知。

此外,首次采用5G大容量车地通讯,实现车地信息传输的多网融合,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列车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保障行车安全。

一直以来,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研制地铁列车为大家所知,氢能源列车于成都中车长客而言是一个新赛道。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落户成都新津十余年以来,成都中车长客不但转型升级向“新”,还一直践行着“链主”担当。成都中车长客通过招引、培育两条“腿”走路,本地配套率从不到20%提升到70%以上,成都本地供应商累计近100家。此次氢能源列车成功运行试验,不仅是对新津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又一次强链补链,还是对绿色低碳产业链的一次强力加持。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据新津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