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就中信证券保荐的联纲光电首发上市,连发三轮审核问询及监管函件,要求若干。但中信证券联纲光电却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有选择性的去回答问询,这让管理层很恼火。于是,就有了“为进一步压实保荐人看门人责任,从源头上把好上市入口质量关,决定对中信证券启动现场督导”的戏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下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根据2023年11月10日发布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场检查是指针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由证监会、证监会派出机构或交易所作为检查机构,在检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管理场所以及其他相关场所,采取一定方式对其信息披露质量及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现场督导》,现场督导是指针对发行上市和重大资产重组业务,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需要对保荐人、独立财务顾问、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和核查的行为。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4号—保荐业务现场督导》,现场督导是指针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存托凭证并在本所上市的企业,由本所根据需要对该企业的保荐人以及相关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核查和指导的行为。本所在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或者重大资产重组、转板公司转板等的审核中对保荐人、独立财务顾问等的现场督导,参照本指引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相关文件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是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两把重器。监管尺度上聚焦在重大风险,严打财务造假等现象。

现场检查是由证监会主导,检查对象以发行人为主,同时关注中介机构执行质量,检查场所为发行人场所,检查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发行对象撤回IPO不影响检查工作的实施,也不影响对问题的处理。现场督导是以交易所主导,检查对象以中介机构为主,检查场所为中介机构所在场所,这里的中介机构实际上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保荐机构。检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周。督导组进场前,发行对象撤回,视情况实施现场督导。12个月内如重新申报,则启动现场督导。而督导组进场后,发行对象再撤回,则继续完成督导工作。

现场督导工作自2019年6月启动,统计2020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在44家经历过现场督导的企业中,成功上市的仅有4家,因督导撤回而终止IPO的有29家,因审核不通过终止的有6家。交易所对现场督导违规的企业主要采取书面警示、监管警示和纪律处分(包括通报批评)等方式,40家企业中已有18家被采取自律监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如果从历史现场督导后产生的结果看,通关率不足10%。这次作为保荐人的中信证券,作为首发IPO的创关企业联纲光电能顺利通关吗?这个问号比较大,变数其实未没有那么复杂,概率上几乎就是被否的结果。会不会出现奇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信证券在2023年A股新IPO保荐机构项目数量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共保荐了25家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家破发。像中集环科突击式分红18亿,江翰新材提前分红8.2亿,敷而佳上市前提前分红6亿等等事件被曝光后才广为人知,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公司仍然能够闯关成功,并且为中信证券创造了196.86亿元的净利润,中信证券可谓居功至伟,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闯关成功的企业就没有问题吗?实际上上面我们说的就是最大的问题,不光在上市前大手笔突击分红,上市前就吃光分光,高PE发行上市通过后,业绩变脸再继续割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韭菜。至于最后公司怎么样,要不要,经营不经营,那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多少个小目标通过这样的操作手法就进了某些人的腰包。

我就想问问,如果这样的IPO环境不改变,还有人愿意跟他们玩吗?韭菜们,这样的新股还敢去打吗?当然,吴主席走马上任后,目前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切“以投资者为本”的调性已经定了。只是,要真的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全链条的梳理和整顿,显然,这也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工作。我们还是愿意相信,资本市场是向阳而生的,A股也会有朝气蓬勃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