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春三月

不负春光

清华大学“生动实践面对面”

博士生讲师团

走进我区 开展宣讲活动

日前,我区十三陵水库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十三陵镇万娘坟村迎来了一波特殊的“打卡者”——清华大学“生动实践面对面”博士生讲师团的同学们。这是昌平区探索基层理论宣传教育通俗化、大众化、轻巧化,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联合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推出的“信仰行”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生动实践地打卡”和“理论宣讲面对面”,创新联学联讲模式,全面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实践推动力。

参观打卡

感受水库精神

十三陵水库修建于1958年,由40万劳动大军义务劳动,奋战160天建成,总蓄水量8000多万立方米,是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为进一步感悟十三陵水库建库精神和新时代水库精神,20余名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来到昌平区十三陵水库大坝及水库纪念碑公园参观调研,详细了解昌平人民在十三陵水库建设、管理、保护等方面的生动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赛在昌平十三陵水库成功举办,随后又相继在此举办了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等众多赛事,现其已成为昌平开展国际交往、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舞台。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同学们结合着工作人员的介绍,纷纷为十三陵水库建成投用后,昌平人民开启砥砺奋进、接续探索、保水富民的新征程竖起了大拇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地联讲

实现双向赋能

参观调研结束后,一场“有理”又“有味”的“理论+百姓”微宣讲活动在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和十三陵镇万娘坟村正式拉开帷幕。由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和我区百姓宣讲团成员共同组成的联合宣讲团,围绕“文明互鉴,共通共享——由奥林匹克精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十三陵水库看中国速度”等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来了精彩生动的理论微宣讲。宣讲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厚度,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为在场人员献上了一场亮点纷呈的“精神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李乐遥说,“我非常高兴今天来到昌平,能和昌平区百姓宣讲团进行学习交流,大家一起畅谈创新理论宣讲模式,加强理论宣传阐释的心得体会和特色做法,共同努力让青年声音发扬光大。”昌平区百姓宣讲团成员刘荣娣表示,“在十三陵水库这样一个红色打卡地与清华大学莘莘学子交流互动,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双方以‘微打卡’的形式继续开拓宣讲新路径,更好地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广大群众当中去。”

座谈交流

共谋发展思路

微宣讲活动结束后,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与万娘坟村“两委”班子成员及群众代表深入开展面对面座谈,大家围绕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等方面谈经验、讲体会、话发展,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和昌平建设发展实践经验,是推动校地联动、融合发展的一次全新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此次活动是昌平区积极探索开展“联学、联讲、联创”合作新模式,和高校共建常态化联学机制,助力资源共享、双向赋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旨在通过观摩学习、走访调研、驻地交流,丰富理论宣讲形式,让理论传播进一步走深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徐括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