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长春

刘长春,1909年11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1927年底就读于东北大学体育系,1932年毕业。

刘长春擅长短跑,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大、动作向前性好。1929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沈阳举行的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他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成绩分别是10.8秒、22.4秒和52.4秒。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仅由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前往观礼;但是1932年6月25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政府,为了骗取世界各国的承认,竟然电告国际奥委会:拟派刘长春、于希渭作为"满州国"选手参加奥运会。举国一片哗然,刘长春也予以拒绝。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伪满参加奥运未得到国际奥会批准;张学良资助8000银圆、国民政府急电报名参加,刘长春、于希渭作为运动员,宋君复(1897—1977)为教练员,沈嗣良(1896—1967,后定居美国)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于希渭(1909—1980,新中国成立前去了台湾)擅长中、长跑,1930年在大连中华青年会举办的田径运动大会上,以2分的成绩创造了800米新纪录。当时身在大连的于希渭遭到日本当局的阻挠,难以摆脱日本人的严密监视,最终没有办法脱身参加。

1929年,刘长春在第14届华北运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刘长春在第14届华北运动会
1932年,刘长春在第十届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刘长春在第十届奥运会
1932年媒体报道刘长春参赛奥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媒体报道刘长春参赛奥运

就这样,中国就以一名教练带着一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7月6日、7日,上海新闻界、体育界及团体,为刘长春饯行,将近2000人出席;7月8日,刘长春及宋君复自上海搭乘邮轮,出发前往美国洛杉矶。途经日本长崎港时,为抗议日军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行径,拒绝上岸。

邮轮在7月29日抵达洛杉矶,30日下午运动会就举行了开幕典礼。开幕式上,刘长春执旗前导,沈嗣良、宋君复以及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等6人组成了中国代表团

此时,之前一直忙于各种应酬的刘长春,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按照计划正常进行体育训练。在赴美的旅途中,哪怕是在甲板上做体操这样最基本的活动,也时常因为海面上变幻莫测的天气而被迫中断;加上舟车劳顿、水土不服,刘长春的体力根本没有得到恢复。

鉴于身体状况,刘长春预先报名参加的3个项目,他只参加了100公尺和200公尺,400公尺没有出场比赛。参加的两个项目,也都在分组比赛中是最后一名,未能晋级。值得一提的是,他参加任何一场比赛时,都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这样的一身战袍,他命名为“白山黑水”,借以表达不忘东北沦陷的国仇。

这次比赛,让刘长春成为“中国参加奥运的第一人”。刘长春第二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是在1936年参加第11届奥运会,国民政府派出多达66人的参赛队伍,参加了30多个项目,甚至还在现场进行了国术表演;但这只是粉饰门面而已。事实上,当局并未支付任何费用;所有的参赛经费,全部来自此前足球队靠出国比赛积攒下来的10万港元。

1964年,刘长春在全国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担任总裁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刘长春在全国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担任总裁判
1978年,年近70岁的刘长春教授正在指导青年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年近70岁的刘长春教授正在指导青年教师

当这场闹剧以中国人的零纪录而收场时,选手们才知道国民政府甚至连他们归国的路费都没有准备。最后,他们依靠当地华人的资助,才得以回国。

归途中经过新加坡时,当地的华文报纸《星岛日报》刊登了一则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配题是“东亚病夫”。

刘长春毕生致力于中国的体育事业,接下来的岁月中、他致力于体育教育事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北京东北大学(流亡)、长春师范大学、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

1983年3月25日,刘长春因病辞世。时至今日,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内仍有刘长春铜像,以示对其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