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云:杜甫一生愁。想来,也确实如此。杜甫除了青少年时期有过一段相对优渥的生活,往后余生皆是艰难困苦,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期间,他拖家带口,饱经离乱之苦,九死一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缺衣少食,常常为了糊口而愁苦不堪。
杜甫四十八岁那年夏天,在严武和高适等朋友的帮助下,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算是有了一个安身的处所,生活也暂时安定下来,灰暗紧绷的心终于得到了难得的放松。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身心均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震动,对于稍微安定舒适的生活,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常常是有感而发,因而写了一系列传唱千古的即景抒情诗,大名鼎鼎的《春夜喜雨》也是写在这个时期。
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的第二年春天,正当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前四首分别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流露出悲愁情怀。后三首展现赏花时的喜悦之情。所以,流传最广、最为人熟知的还是第五首、第六首。
以前,已经学习过那首妇孺皆知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下面学习《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在一位姓黄的高僧塔前,锦江的碧波春水滚滚东流。
春天温暖的阳光使人懒洋洋地发困,只想倚靠着和煦春风小睡一会。
一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无人主管,肆意绚烂地开放着。
究竟是喜欢深红艳丽的桃花,还是喜欢浅红淡雅的桃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是一首咏叹桃花的七言绝句,也是其组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的第五首。
整首诗开篇先简单明了地引出地点,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接着,以拟人的手法,将春光描绘成一个慵懒困倦的形象,倚着微风轻轻摇晃。然后,又描绘了一丛桃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盛开的美丽景象。最后,以问句的形式,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桃花的深深喜爱。
全诗笔触细腻,情感丰富,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喜悦满怀,热情洋溢,意境清幽,余味悠长,突出存在三大特点:一是写景细腻,描绘出一幅黄师塔前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二是感情丰富,流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向往;三是采用了问句结尾,表示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是自己喜爱的对象,表现出他对春天美景的全面欣赏和喜爱。
总体来说,杜甫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通过对恣意开放的桃花的描写,表达了其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春天景象,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