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曾说“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可见山水有怡情养性的功能。千百年来,数不清的文人墨客总是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一方面是醉心于湖光山色的秀美,另一方面也可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志趣。从而催生了大量的山水诗,使之成为古典诗歌中的一大题材。
与李商隐齐名的大诗人温庭筠同样热衷于游山玩水,从十六岁就开始四处游历,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最是一年春好处,那年春天,当时他正当而立之年,在吴越一带漫游,兴致所致,来了一次南湖泛舟。
这里的“南湖”是指浙江绍兴境内的镜湖,也就是如今的鉴湖。鉴湖湖面宽广,水势浩渺,泛舟其上,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叠,如在镜中游,故而得名“镜湖”。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都曾吟咏过“南湖”,留下许多名言佳句,譬如:“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温庭筠泛舟南湖,春日的湖光山色明媚亮丽,微风习习,水草满塘,小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湖面波光粼粼,水鸟在上下翻飞,宛如一幅画,美得令人心醉。此情此景,他禁不住赋诗一首《南湖》。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南湖上刮起微风,吹入船中,习习生凉。
水草长满曲折回绕的池塘,随风摇摇摆摆地飘荡。
无人看管的小船,依靠在春草丛生的湖岸。
水鸟伴着夕阳的余晖,贴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飞掠而过。
风吹芦叶飒飒作响,好像天上落下蒙蒙细雨。
浪花无边无际,很像洞庭湖风光。
我这东归客,乘着篷船飘荡在南湖上。
整天看着眼前的湖光山色,不禁想起太湖边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庭筠这首《南湖》是一首山水七言律诗。
整首诗先由“湖上微风”的触觉感受入手,续写“翻翻菱荇”、“野船着岸”、“水鸟带波”、“浪花无际”等视觉感受,以及“芦叶有声”的听觉感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舟中所见南湖春日景色。最后,通过前面铺陈的一系列南湖景物,特别是“浪花无际”的南湖,不由得想起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滨的故乡,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忆。
全诗语言凝练,造语精工,风格清丽,情韵流美,写景如画,平中见奇,遣词造句,颇具功力,蕴藉深邃,余味悠长,突出体现了唐诗重情韵的特点,所有景语皆是情语,所描绘的南湖景色,宛然一幅颇具动态、明媚秀丽的春景图,美得令人心醉,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对南湖景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颔联和颈联尤为精彩。颔联“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虽是寻常景色,但在温庭筠的笔下却是于平淡之中见新奇,巧妙地运用“偎”、“带”二字,使整幅湖上春景图变得灵动起来。颈联“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传神地运用“疑”、“似”二字,以虚托实,进一步描绘了南湖烟波浩渺的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