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周A股市场呈现滞涨现象,尤其在周五突然扩大跌幅,让投资者不禁慌乱:大盘是不是要向下选择方向?要不要规避风险?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指数没有跌破支撑就不必考虑离场,因为极有可能是假跌;在这种没有跌破支撑的背景之下,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看空甚至卖出,说明这种行为不是基于分析得出的结论,而是看到自己的账户缩水,驱使自己担忧未来账户会继续损失,从而产生情绪化的看空或卖出的分析结论和交易行为。任何时候,股市都是靠资金来主导市场的,本周五人民币汇率突然大幅贬值,我们也看到了北向资金的离场,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临近11点时指数停止下跌,上证50和沪深300ETF突然爆量,而这二者正是国家队的主阵地,这正是他们出手的迹象,这种表现让我们闻到了淡淡的牛市的味道。A股市场已经具备了长期向上的条件,所以,目前不动才会少犯错误。

近期有不少投资者询问:“我在漫长的下跌中能做到死死拿住股票不动,但上涨的时候却拿不住,涨一点就卖了,这是为什么呢?”在股市的波动中,投资者常常面临一个普遍而复杂的心理挑战——处置效应。它是指人们在股价上涨时急于卖出以锁定利润,而在股价下跌时却拒绝卖出,希望避免确认损失的行为。这种行为模式与一些心理学理论有关:人们对损失的厌恶远大于对同等大小盈利的喜爱,宁愿持有亏损的股票,希望未来能回本,也不愿意承认和接受亏损。当股价上涨时,他们可能会将其视为自己决策正确的证明,急于通过卖出股票来锁定盈利,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在股价下跌时,他们又可能会过度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判断股票未来的走势,因此宁愿持有等待反弹而不是止损。这种行为在长期投资中往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投资者过早地卖出潜力股,错失更大的盈利机会,同时持有表现不佳的股票,加大了亏损风险。

克服处置效应和其他投资心理偏差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耐心和持续努力的过程。通过建立和遵守明智的投资原则,不断学习和适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深刻的自我认知,投资者可以逐步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在买入股票之前,制定一个明确的投资计划,包括投资目标、风险容忍度、持有期限和设置止损止盈点,有助于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避免情绪化决策。分散投资,定期回顾投资组合,关注股票的内在价值和长期潜力,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而不是短期波动和频繁交易。通过这些方法,投资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偏差,识别并避免处置效应、确认偏误和过度自信等行为,做出更加理性和高效的投资决策。

投资历史上,许多成功的投资大师都显示出了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质,他们的做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作为价值投资的典范,沃伦·巴菲特一直强调,投资时应寻找那些市场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这样即使市场波动,投资者也有足够的安全垫。通过这种方法,巴菲特实际上在心理上为自己建立了一道防护,即使面临市场的下跌,也能够保持冷静,不被处置效应所左右。另一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彼得·林奇,以其对复杂市场情绪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倡导投资者通过增加对投资选择的了解和信心,以减少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做出冲动决策的可能性。

在股市投资中,“不动如山”的策略常常会帮助投资者减少犯错。股市短期内的价格波动往往充满不确定性,这使得频繁交易更加难以预测和管理。试图精确把握买入和卖出的最佳时机是极其困难的,长期持有投资可以减少因试图预测市场短期动向而可能产生的错误,同时可以省下大量的交易成本,也可避免短期波动引发的贪婪和恐惧情绪而导致非理性决策。长期持有投资意味着回报可以再投资并产生更多回报,即获得复利的机会。虽然不活跃交易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擅长短线交易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但对于大多数长期投资者而言,采取更为稳健的持股策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往往能够减少犯错的机会,从而保护并增长投资资本。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