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清明,热死老牛;晚清明,6月穿袄”,今年2月清明,夏天很热吗?

清明节还没到,雨水就明显增多了。不得不佩服唐朝的杜牧,他真的是一个预言家,就像是给清明节下了诅咒一样,几乎清明节期间的雨水特别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清明节是在公历的4月4日,农历的二月二十六日,很多人都在说今年是“早清明”。

而且在民间还有“早清明,热死老牛,晚清明,六月穿袄”的说法,那今年的夏天很热吗?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下,看看古人的话还有没有道理吧!

(1)清明节的简介和期间的气候特征

清明其实最初只是24节气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所以得名。

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皇帝下令把寒食节融入到清明节,于是才有了清明节期间扫墓、祭祖等传统习俗,因此在古代清明也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是在春分节气后15天,时间通常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就迎来了清明节。此时,春光明媚,草木萌动,大自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如杜牧所写的诗中描述的那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到了清明节的时候,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上升,雨水也开始增多了,并且还常会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

之所以在清明节气期间雨水比较多,这主要与此时的气候特征有关。随着春季的到来,暖湿气流逐渐活跃,与冷空气交汇,容易形成降雨。

此外,春季也是大气环流调整的时期,气流变化复杂,也增加了降雨的可能性。因此,清明时节雨水较多,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早清明,热死老牛;晚清明,六月穿袄”,是什么意思?

这句老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来的比较早,那么当年的夏天就会很热,足以热死老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果当年的清明节来得晚,夏季就不会太热,是比较凉爽的。这里的“热死老牛”和“六月穿袄”都是夸张的说法。

那么如何判断清明节来得早,还是来得晚呢?其实这里是以农历三月份来作为参考点的。

一般清明节都是在农历三月份之后才到的,但有些年份会提前到农历的二月份,像今年就是农历二月二十六日清明,所以是“早清明”。

古人认为,清明节来得早的话,因为清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雨水增多了,气温也上升了。毕竟清明节之后就是谷雨,然后就是立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古人的经验就是这样的年份,一般夏季也热的早,所以夏季比较炎热。

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确实到了清明节前后的气温变化很大,尤其是在近些年,清明节前可能还要穿棉衣棉裤,但是到了清明节之后就立马进入夏季了,开始穿短袖了,甚至也感觉热。

在民间还有“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的说法,这也是很经典的谚语,说的是在农历二月份就是清明节了,这样气温已经比较暖和了,所以草长莺飞,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在三月份清明节,气温还比较低,自然就是“草不生”了。

虽然这些是古人长期的经验总结,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并非绝对。清明节气的早晚,主要受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夏季气候的冷暖,则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地形地貌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要说明的是在公历的话,清明节基本都是在4月5日前后,是没有早晚之说的。

另外要说明一点就是,虽然清明节气的早晚可能会对春季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局部和有限的,不足以决定整个夏季的气候状况。夏季温度的冷暖,更多地受到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等长期气候因素的影响。

此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也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在同一个节气里,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也会有所差异。

这也使得“早清明,热死老牛;晚清明,六月穿袄”这样的俗语在解释气候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今年是二月清明,属于“早清明”,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但也要早做准备,就是现在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夏季的气温也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在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大家还是要早做心理准备哦。

值得一提的是“厄尔尼诺”即将结束,而“拉尼娜”又要卷土重来了,可能导致高温热浪天气频发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