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文明幸福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将文化建设文明创建作为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把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生活水平、农村法治建设“大盘棋”中,在全面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想赋能,打通思想之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新时期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基层干部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高效快捷传递到基层并最大限度地获得群众认同响应、凝聚社会共识、汇聚社会力量的有效手段。券桥镇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理论宣讲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机制制度、培训教育、阵地建设、效果评估五个方面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科学管理、量化考核,探索出了一条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模式,打通了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该镇统一编印理论宣讲提纲,统一讲稿,统一口径,从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等多个方面规范理论宣讲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组建“百姓宣讲团”常态讲,以改进宣讲内容、方式和载体为突破口,打破“照本宣科讲”“群众被动听”“讲完报总结”的固定模式,面对面,心贴心,让理论带着“泥土味”,让宣讲“接地气”,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爱听、易懂的“土味化”口语,开展“面对面”的“零距离”宣讲互动,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让理论接地气、贴民心,让宣讲“活”起来、“动”起来。2023年以来先后开展理论宣讲20余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
服务赋能,架起实践之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区化、社会化建设,加快“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25个行政村设立文化合作社分社,吸纳镇村唢呐班、袁庄和马庄等村广场舞队、小营村和韩庙村旱船班、腰鼓队,沈营村舞狮队等,搭建乡村文化合作社线上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乡村文化合作社“乡创美拍”和文化巡演活动。演出活动26场次,录制抖音视频17个,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观看演出的群众达到1.7万人次;主动对接落实好“电影下乡”“戏曲进乡村”活动,组织老电影放映活动17场次,组织演出优秀传统剧目12场次, 1.2万农民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名家名剧的演出;组织开展券桥镇首届电商文化节,实现了文化唱戏与产品展示的深度融合。优化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幸福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建设,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实现场地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和资源集约利用,满足群众各项需求。按照 “六有”标准完善提升26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明确组织设置、工作规范、运行流程,配备专兼结合的文明实践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组织推进、资源整合、嘉许激励、投入保障等工作机制,实现阵地、队伍、活动、项目有机统一、协同联动、高效运转。

文明赋能,夯实新风之基。该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敬亲、环境整治等移风易俗内容,26个村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向文明新风靠齐。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和实践,让村容村貌建设、邻里关系和谐、乡村治理规范都有“规”可依、有“约”可查。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长效整治秸秆焚烧、攀比浪费、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不良风俗,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倡树新风,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推动新风尚在乡村扎根。开展 “十好两优” “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好妯娌”牛建茹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乡村光荣榜”上榜人物。(王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