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

“工资这一块就不说了,医护人员的福利,其实整体来说就差强人意。”

来源:“老叶说医”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正松

近日,一则关于医院餐补制度的网络吐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知名医疗大V在妇女节当天发声,指出了当前医院餐补制度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医护人员和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位医生的吐槽中,我们了解到,这家医院的医生每个月享有400元的餐补,然而这笔钱只能用于医院食堂的消费。对于部分医生来说,由于口味、习惯或地理位置等原因,他们并不经常在食堂就餐,导致饭卡内余额积累。而食堂为了消化这些余额,增设了饮料、牛奶等商品供医护人员购买,使得职工食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小超市。

这个消息被媒体发布之后,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指出,餐补目前只能在食堂使用,发放现金的话,性质就变了,因为医院是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是确定的,发放现金会被算成工资,就超额了,而且还要交个税,所以财务上不会发现金。

众声喧哗中,更多的留言跟帖则是羡慕,因为许多医务人员都表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餐补,即便有的,也只是象征性的补贴几十元,像这种动辄一个月餐补几百的,并不多。

由此可见,工资这一块就不说了,医护人员的福利,其实整体来说就差强人意。

在看病贵、医疗资源紧张、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护人员既是受害者,也是牺牲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风险,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他们为了救治病人,不惜付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却常常遭到病人的不理解和攻击。他们为了维持医院的运转,不得不忍受财政困难和管理混乱,却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改善。

帖子发出后,不少同行说要知足,因为他们医院每月餐补只有几十元,有的医院甚至从不知餐补为何物。这反映了医疗体制的一些不合理和不公平,导致了各个医院的财政情况不同和一些医务人员的收入低下,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医院和医生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毫无疑问,患者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医疗圈现在戾气重的原因,主要是一线医护人员两头夹气,上头层层领导嫌创收少,发不下来工资就说干的活少,忙的半死不活,最后病人嫌花钱多。关键是,钱也没进干活人的兜里。

有一个医院的骨干医生,没有课题没有文章,永远晋升不了副高,最后去了社区医院。结果,钱都是差不多的赚,但是生活上轻松太多。

所以,医护人员不是观音菩萨,没办法普渡众生。

如果医疗行业,以利益为导向,以竞争为规则,以绩效为目标,那么医疗行业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就被严重扭曲和忽视。

医疗行业不仅是一个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行业,更是一个承载生命和健康的行业,是一个涉及人性和道德的行业。医疗行业的核心不应该是利润,而应该是关爱。医疗行业的目标不应该是绩效,而应该是质量。医疗行业的规则不应该是竞争,而应该是合作。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