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公平街道“亲邻小屋”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室在千禧河畔B区开展“春日暖暖 植此青绿”垃圾分类回收倡导活动,专业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小区居民、植物爱好者共计63人参与活动。活动以春日草木生为契机,通过可回收物换香草的形式撬动居民参与,邀请专业老师分享植物养护及厨余垃圾再利用知识,提升居民垃圾回收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回收”一个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咦?这盆是啥子哦?好香!”

“这个是迷迭香,可以泡水喝,还可以烤肉吃。”

“这些都是生态种植的,不打药,可以放心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向居民认真介绍着香草植物和兑换规则,路过的男女老幼好奇地停下脚步。了解规则后,有的居民从家中拿出纸箱来兑换,有的居民拿出了不用的充电宝,“这个得行不?”还有的居民选择手拿主题牌,为垃圾分类行动“摇旗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暖花开

“我拿回去咋个浇水?怕养不活哦。”

“下午亲邻小屋还有专业的老师给大家分享植物养护技巧哦,欢迎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下午,成都市优秀环保志愿者赵玫老师向大家分享香草植物的用途、养护注意事项,引导大家从形、闻、味、触等方面认识香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及养护技巧,居民陈阿姨分享,“我用果皮菜叶做的酵素很好用!”赵玫老师肯定道:“用厨余做成酵素,回归土壤是个好办法!”随后向大家详细讲解了使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的步骤和要点。参与者也积极分享了收获感受。

“以前去茶楼喝过香草茶,不知道它原来的样子,今天看到了,我好高兴。”

“听到环保酵素可以除臭,我想试一试,用在卫生间。”

“一个字: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遇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亲邻小屋”志愿者们的辛勤工作。在此感谢来自多所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准备与执行,感谢小区居民陈阿姨和彭阿姨热情地协调与分享,还有阳光外向的鹏霖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续公平街道“亲邻小屋”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室还将与志愿者们一起,持续围绕四分类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倡导活动,期待更多居民、志愿者加入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的行列,助推公平绿色高质量发展。

项目背景

“亲邻家园 身边美好”“亲邻小屋”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室共建共享项目通过政策宣讲、经验传递、主题活动等方式,持续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初步彰显“江安拾光”市级美丽街区试点建设成效,为公平街道后续打造垃圾分类温江标杆,精细管理城市样板、共建共治示范点位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