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风,历代医家各抒己见,东汉大医张仲景认为要祛风,名字就叫“中风”,所以张仲景就从风来论治。金元名医刘完素从火论治,朱丹溪从痰论治。

到了清代,出了位奇人,他叫王清任,为什么说他奇怪呢?王清任这个人啊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他看过很多医书,书上写的很多东西,他不盲从,一定要亲自验证过才行。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起的也很直白,叫《医林改错》。

另外,王清任不光对书本上的内容有见解,很多疾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本是习武出身,可能有这一层关系在里面,所以他尤其擅长活血化瘀之术,称得上是活血化瘀第一人。

再回到文章开头,中风怎么治呢?王清任既不从风论治,也不从痰论治,他用毕生经验总结出四个字:补阳还五。

大家看,中风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口眼歪斜,讲话不利索,偏瘫,半边身子不能动。

王清任认为,正常人的元气是十成,气足的人,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气虚到七成以后,人就容易犯懒,赖在床上不愿意动,当这七成的气消耗到只剩五成的时候,左右两边各分一半,左边分一半,右边分一半,看似“两全其美”,实际上两边都有不足,稍有偏颇,稍有不慎,其中的一半就有可能向另一半靠拢、归并,有可能是左边的气跑到右边去了,也有可能是右边的气跑到左边去了,总之就是身体里的那股气啊只够一半用了,这样一来,空虚的那半边身子因为没有气的支撑,就动不了了,就处于一种偏瘫的状态。

王清任原话是这么说的:“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十分元气,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痛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所用也。”

王清任的思路是什么呢,就是把十成元气中丢掉的五成补回来,叫补阳还五,补阳就是补气,事实上,这是一种比喻的手法。

既然要补气,有一味药必定是不能少的,那就是黄芪,中医对黄芪的认识一直都是“气虚莫少”,黄芪不但要用,而且要重用,王清任又说了,“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在他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到了一百二十克。

据说,王清任在京城行医的时候,当时的军机大臣患了中风,怎么都治不好。王清任去了以后,他不急着开方,先是一番询问,比如,近来都吃了些什么药啊。然后接过方子一看,里面也有用到黄芪,但只有寥寥十几克,于是就在后面加了一个零,再结合那人当时的情况,又加了些活血化瘀之药。

旁人看了,黄芪的剂量如此之大,着实吓了一跳。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那人吃了王清任开的方子,没过多久就能下床走动了。

补阳还五汤:黄芪(生)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克

用的时候黄芪可以从小剂量开始,比如30克,50克,效果不明显的,再一点点增加药量。

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黄芪,用大剂量的黄芪来把人体的气补足。

紧接着,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了以后,没有力量推动血液运行,这个时候,容易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血瘀,血液瘀在局部,运行不畅。这几味药,王清任经常用到,在他的很多方子里都能见到这几味药的身影,这倒也不奇怪,王清任嘛,活血化瘀第一人,开创了中医对瘀血的认识,应用起来当然是得心应手。

重点讲一下当归

当归身擅长补血,当归尾擅长活血,一般中医大夫在开方子的时候会选择用全当归来入药,这样药性更全面,王清任这里特别强调要用当归尾,也就是当归的根须。

植物的根须可以把土壤中的营养吸收过来,为己所用,所以它长在地下的部分不是说不动的,而是拼命地往下钻,向四周游走,所以有些植物一挖开来,那个根须啊错综复杂的。偏于动,偏于行,说明活血的效果更好。

地龙就是蚯蚓,地龙的作用是通经络,只有经络通畅,补进去的气才能运行周身。

这个方子,很多医家用了以后效果都不错。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既然是以补气为主,那就是虚人才能用,这样的人常常有神疲乏力,懒言懒语的感觉。反应在舌象上,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气虚的同时又有一点血瘀的症状,再看舌下,舌下静脉又黑又粗,向四周怒张,非常明显。两者一结合,就是气虚血瘀,与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是比较合拍的。

有些人的舌头一伸出来,颜色鲜红,舌苔黄腻,这就要注意了,这是有热,有热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有道君,微信:AiLaoshi-yc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