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钱志亮

在往期文章中,我们经常聊到父母要懂得去接纳孩子痛苦的感受。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身边亲近的人及时关注或了解自己的感受,如果做不到这点,我们可能很难与他们建立起真正的亲密感。

生活中之所以很多孩子不愿对父母敞开心扉,往往也是源于父母在沟通中,总是想方设法地证明:“你永远都是错的”,忽略了对孩子情感的守护。

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中,三悦实习成绩第一,转正名额却被别人挤了。

带着挫败感回到家的三悦,不仅没有得到母亲的安慰,反而惹来一顿羞辱:

“谁让你蠢呢?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着脸,也不知道冲人笑一个,活该选不上你。”

本就在社会上受挫的三悦,因为妈妈的话,变得更加痛苦了。

三悦的这种经历,在生活中十分常见。

很多父母与孩子关系越来越差,就是因为他们从没关注过孩子内心的情感,评判甚至是排斥孩子的感受,也就无法真正地亲近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很多大人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孩子雀跃的心情,不知道如何回应孩子的爱,相反,还会不自觉地打击孩子,给他们泼冷水,让他们“扫兴”。

其实,除了消极情绪需要被回应和安抚之外,孩子的积极情绪也应该好好地被回应。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回应孩子积极情绪的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被父母扫兴的经历吧。

一位朋友说:

年前,她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为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这对于刚刚毕业不久的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她希望妈妈能为此开心,可她满心欢喜地将礼物送给妈妈时,妈妈却眉头紧皱,转而开始指责她“乱花钱”“东西不实用”,甚至让她把首饰退回去。

得知无法退回时,妈妈一直抱怨道:“你以后可别给我乱买东西了!”

家人告诉她:“你妈妈觉得你赚点钱不容易。”

她也知道妈妈没有恶意,但那一刻,妈妈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也是真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将有这种行为的父母称之为:“扫兴式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往往都很“拧巴”,他们无法好好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样的,当他们接受孩子的爱时,也是那么的无所适从,至于爱与谢谢的话都很生涩,无法开口表达。

“扫兴式父母”的表现还有很多,比如:

出门吃饭、旅行,常把“不好玩”“不健康”“还不如在家”挂在嘴边。

无法坦诚地鼓励孩子。当孩子表现不错时,内心很欣慰,但是就是说不出肯定和赞扬的话,反而更擅长挑刺。

见不得孩子太快乐。当孩子分享快乐时,总能见缝插针地说几句扎心的话:“你有什么好高兴的”,快乐在那一瞬间消失……

在这种相处中,孩子越来越低落,明明想要分享快乐,最后只剩下无奈,甚至产生了深深的羞耻感。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14岁的女儿中午做了四菜一汤,但妈妈的语气里没有丝毫的开心和欣慰,反而充满了责备和阴阳怪气:

“我是要表扬你吗?你跟我整这么多菜中午,怎么吃啊我们俩?”

那一刻,女儿感到无地自容。

这种感觉就像我们捧上最珍贵的鲜花,送给最重要的人,却被对方一把扔在地上。

在这样互动中,父母总是觉得自己是苦口婆心、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却无形中把孩子的心推得更远。

父母给出的回应与孩子渴望的快乐同频背道而驰,满心欢喜被一盆的“冷水”浇了个透,正如有网友所说:

“扫兴的父母对子女造成的影响是你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你向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为什么父母明明是很爱孩子,却很难做到好好地回应孩子的快乐?

这种回应模式的背后,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和父母童年经历的影响。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 “嫉妒”心理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成长心理学》中提到:

童年时期缺乏关爱儿童,成年之后,可能更容易嫉妒和憎恨别人。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不能容忍孩子比自己的童年快乐。

阿德勒解释道,持有这一观点和思想的人并非有意为难孩子,这只是反映了曾经遭受糟糕教养的人的心理状况。

是的,父母会“嫉妒”自己的孩子,这句话听上去难以置信,但这种情况确实偶尔会发生。

打个比方,当你每天忙前忙后,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你觉得特别疲惫和委屈,当你看到一旁无拘无束玩耍的孩子,你气不打一处来,于是狠狠地斥责他:“还不快去写作业!”

这种斥责里就夹杂着“嫉妒”:

“为什么我活得这么窒息,你那么自由?”

孩子的快乐偶尔会使他们回忆起自己糟糕的童年经历,进而产生一丝不易被察觉的敌意。

这种态度的背后,表露出的是父母过去的创伤与无助。

2. 不配得感/匮乏感

父母泼冷水、扫兴言行的背后,也是因为他们内心有着深深的不配得感。

父母的童年没有现在的物质条件,很多家庭为了生存,过的是低欲望的生活。

那时候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贪图享受,能省则省,节省下来的物质资源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他们有一种物质匮乏的焦虑感,这种感觉几乎贯穿了他们的一生,哪怕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们也不敢享受甚至不知道怎么去享受。

他们的内心感受几乎从未被好好珍惜和回应过,没有学习过如何表达爱、如何回应爱,等他们长大了,成家了,并不懂得如何接纳并包容孩子的种种感受。

当他们看到孩子试图享受生活时,警铃大作,觉得不安,提醒孩子不要得意忘形,怕孩子过于贪图享受。

受童年的影响,父母很难理解那种简单而来的快乐,甚至觉得那种感受很危险,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别扭和嫌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或者经济拮据的窘迫,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也更加直接,更关注当下的幸福体验。

童年不同的成长经历,两代人就产生了类似于“扫兴”的矛盾。

菲利帕·佩里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写道:

“你回应孩子感受的方式,往往和你回应自己感受的方式很相似。”

你总是打断孩子快乐的感受,或许仅仅是因为从小被约束惯了的你,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快乐。

3. 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

很多父母相信骄兵必败、乐极生悲,如果不给孩子一点打击,他们就可能就会有点“飘”。

当孩子有了不错的表现,他们不是不开心,但也不愿夸奖,故作淡定地说:“你不要骄傲。”

他们不希望看到孩子太轻松、太快乐,潜意识认为这是失控的预兆,疯玩和书桌前写作业,后者必然更会讨得大人的欢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父母有着经常被“扫兴”的童年,其中一些创伤像是“遗传”,如今也被施加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幸好,我们还能察觉并中止——试着重视孩子的感受,回应他们的快乐。

菲利帕·佩里说:“你敏锐地回应孩子的感受时,可以引导孩子和他的感受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无论是什么感受——从极端的愤怒和悲伤,到满足与心平气和,再到兴高采烈及慷慨大方的振奋感都包含在内,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孩子有时候比你想象中要更在意你的态度和情绪,他们渴望你能包容那些痛苦的感受,同样的,他们也想传递给你那些快乐的、满足的心情。

父母恰当的回应,能够很好地增加孩子对大人的亲近感。

比如: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孩子在草地奔跑、玩耍,这时,孩子兴奋地递给你一片他找到的树叶,你回应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和热情的赞美,孩子会笑得很开心,转身继续在他的小天地安心地探索。

这种共享快乐和欢笑的情感互动,有爱在流动。

如果你一脸嫌弃地呵斥他:“脏死了!”孩子嘟着嘴走开,你的态度可能不会影响他继续玩耍,但我想,下次他再遇到有意思的东西,他不会再像献宝一样递到你跟前。

孩子对父母的分享欲、亲近感,其实都是在这种小事中消磨掉的。

父母能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回应,让孩子才会愿意和你交流更多的话题。

亲子沟通最重要的一堂课,是接住孩子的喜怒哀乐。

重视孩子的声音,当他感到痛苦时,共情他、支持他;当他分享快乐时,试试去理解孩子,陪伴他享受那一刻的满足,这个过程,往往也是父母治愈童年的自己的过程。

让孩子感受到“我在共享你的情绪和你的世界”,他会充满安全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亲密连接。

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文末点个“在看”,希望我们都能和孩子尽兴地享受生活。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每日教育新知-